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警察會館

警察會館位於台北市明石町1丁目3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台北市南陽街15號。警察會館佔地有644坪1合5勺9才,分為3層樓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的本館1棟,以及後方木造平房的附屬家1棟。警察會館本館建築面積為256坪7合1勺,內有住宿房間、講堂、食堂、娛樂室等,主要為提供警察機關人員和其眷屬到北部出差住宿或休憩的處所,也作為講習、舉辦藝文活動、播放電影或演講的集會場所;至於附屬家則是警察會館主任的住宅,建築面積為29坪1合5勺。


▲ 警察會館正面外觀
 (圖片來源:臺灣事情,1932年)

警察會館建築外牆貼北投窯業株式會社的小口型磁磚,腰帶以蘇澳的砂做洗石子,是由台灣總督府官房營繕課的井手薰、太田良三、宮川福松負責設計與監造,主要工程由松永彥次郎承攬營造,工程總經費為13萬5,253圓,於1929年7月26日動工,1930年6月12日下午1時舉行上棟式,同年9月30日竣工,台灣警察協會原本計畫於1930年11月8日下午2時盛大舉行落成典禮,卻因於10月27日發生台灣史上具關鍵性影響的霧社事件,使得警察會館的落成式被迫取消。


▲ 警察會館西面立面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4號,1931年)


▲ 警察會館北面立面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4號,1931年)


▲ 警察會館南面立面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4號,1931年)

警察會館1樓配置有車寄、踏込、玄關、廣間、應接室、事務室、娛樂室、食堂、炊事場、宿直室、倉庫、寫真室、浴室、洗面所、便所等;2樓配置有講堂、研究室、客室榻榻米8疊大的有9間、6疊的有2間,以及洗面所和便所;3樓則有陳列室、和式榻榻米大廣間、客室8疊的2間、6疊的1間。2樓的講堂經常對外出借給工商團體舉辦會議,也常舉辦演講活動,日本著名建築學者伊東忠太,就曾經應台灣建築會的邀請,於1936年8月10日到警察會館演講。


▲ 警察會館1樓階段室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4號,1931年)


▲ 警察會館1樓應接室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4號,1931年)


▲ 警察會館1樓食堂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4號,1931年)


▲ 警察會館2樓講堂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4號,1931年)


▲ 警察會館3樓日本風大廣間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4號,1931年)


▲ 警察會館3樓娛樂室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4號,1931年)


▲ 警察會館1樓平面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4號,1931年)


▲ 警察會館2樓平面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4號,1931年)


▲ 警察會館3樓平面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4號,1931年)


▲ 1935年10月29日高砂族青年團幹部懇談會後於警察會館前合影
 (圖片來源:興味の臺灣史話,1935年)


▲ 1936年8月10日伊東忠太於警察會館2樓講堂演講的情況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8輯 第5號,1936年)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林小昇用紅色畫出警察會館的範圍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昔日的警察會館現在是一排4層樓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警察會館被中國國民黨佔用為台灣省黨部,2樓的講堂仍舊是各界團體舉辦會議的熱門場所。後來為配合台灣省政府於1957年6月30日疏遷至南投縣,中國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也於1958年11月6日起,陸續搬遷至台中市中山堂,並在附近覓地欲興建新大樓,恰好該黨台北市黨部也想蓋新房子,台北市政府還撥了公款200萬元給中國國民黨台北市黨部買地,省黨部便先挪用該筆款項到台中市蓋大樓,講好會把原警察會館交給台北市黨部使用,卻又偷偷將其賣掉,200萬元也A走不歸還。

1962年中央信託局在原警察會館開辦公保聯合門診中心,在此之前,台北市的公務員保險醫療門診,是由台北鐵路醫院、台北市立醫院、台灣省立台北醫院及該院城南分院等4家醫院承辦,1962年8月1日起全部改在公保聯合門診中心集中應診,但因該建築不適合當作門診中心,1967年中央信託局決定另外在附近的台北市公園路7號,興建一座8層樓的公保大樓,以取代原本的警察會館,公保聯合門診中於1971年7月28日遷往新址。


▲ 原警察會館位址,南陽街與信陽街口的現況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

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位於台北市表町1丁目54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台北市襄陽路9號。該建築於1930年8月25日動工興建,由池田好治承攬工程,工程費用為3萬9,800圓,隔年1月10日竣工,1月14日舉行落成式,後續又經過2次增建,內部除了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事務所之外,還有台北幼稚園、台北女子職業學校和乳幼兒健康相談所等附屬機構。


▲ 1931年剛落成時的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建築
 (圖片來源: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志,1941年)

愛國婦人會成立於1901年3月2日,是由奧村五百子發起的婦女團體,前一年正值中國的義和團滋擾北京使館區,導致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俄羅斯、義大利、奧地利等8國聯手攻打中國,日本稱其為北清事變,愛國婦人會最初成立目的即為撫卹在北清事變戰場上陣亡者遺族,和照顧傷殘士兵,後來逐漸演變成為半官方的社會福利團體,除從事軍眷遺族的救濟、救助與慰問工作外,並在各地設立診療所、療養所、幼稚園、托兒所等社會事業設施,也積極推廣女子教育,開辦女子夜間講習會,並設立台北女子職業學校,也就是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的前身。

1904年2月分別在台北、台中及台南設置3處支部,參與台灣的社會急難救助和提倡女子教育等事業。1905年7月為了統一在台灣的會務,整合台北、台中、台南3處支部,集中在台北設置台灣支部,事務所就設在台灣總督府舊廳舍內,並於全台灣19個地方廳設置幹事。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以推廣養蠶事業為由,於1912年1月向總督府申請免費使用位於覆審法院長官舍旁的官有地,地址是台北城內文武廟街43番地,面積為700坪7合2勺,興建模範養蠶所和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事務所,1913年3月模範養蠶所先興建完成開始飼育蠶寶寶,4月開放民眾觀摩,同年6月9日事務所也竣工,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才搬出台灣總督府。

在模範養蠶所完成階段性任務而結束之後,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為推廣女子教育,利用舊有的養蠶室,於1920年5月創立台北女子職業學校,而台北幼稚園也在1926年9月1日遷入。到了1928年台灣總督府計畫興建高等法院大廈,向愛國婦人會索回免費租借的官有地,另外提供了台北市表町1丁目54番地,面積為943.86坪,供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使用,旋即展開工程,在興建期間,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暫時借用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2樓的3間辦公室辦公,台北幼稚園借用陸軍偕行社,台北女子職業學校則是暫時借用成淵學校的校舍上課。


▲ 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建築外觀
 (圖片來源: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志,1941年)


▲ 1938年6月29日竹田宮恆久王妃昌子內親王參觀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
 (圖片來源: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志,1941年)

新建工程於1931年1月14日落成後,台北幼稚園和台北女子職業學校陸續遷入台北市表町1丁目54番地的新房子,隔年3月又增加了乳幼兒健康相談所等。1933年愛國婦人會為再擴大台灣的會務活動,將台灣支部升格為台灣本部,並於台灣各州、廳設立支部,各市、郡設立分會。台北女子職業學校於1935年另遷出至台北市樺山町38番地的新校舍,校名改為財團法人私立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日本於1941年12月7日偷襲美國珍珠港,爆發太平洋戰爭,日本戰線漸漸吃緊,為利軍部統籌痛原婦女團體組織,1942年4月將愛國婦人會解散,與國防婦人會合併為大日本婦人會,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改為大日本婦人會台灣本部。


▲ 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平面配置圖
 (圖片來源: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志,1941年)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林小昇用紅色畫出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的範圍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現在是富邦城中大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臨時作為日僑管理委員會會所,台北幼稚園於1946年8月被改為復興幼稚園,由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的老婆古月芳擔任董事長,古月芳是日本人,原名為古月好子。1949年大批中國人隨國民黨軍敗逃到台灣,由宋美齡主導的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接收了復興幼稚園,該處除幼稚園外,還住滿了各機關來借住的人和其眷屬。1952年復興幼稚園升格為私立復興小學,學生人數是幼稚園時期的數倍,校園漸漸不夠用,婦女聯合會另外在台北市敦化南路買了土地蓋新校舍,於1960年新校舍建築完工後,復興小學遷往新址,目前叫做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可以從幼稚園一路讀到高中。


▲ 1997年11月25日完工的富邦城中大樓現況


延伸閱讀:台南婦人會館@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陸軍病院入院者家族宿泊所@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下奎府町兒童遊園地

台北市下奎府町兒童遊園地闢建於1937年10月,佔地1,381坪,園內植滿綠蔭,設有各種運動器材、沙坑、噴水池等設施,共耗資7,540圓,隔年完工,1938年3月7日星期天的上午10時,在台北市尹石井龍豬率領市役所官員舉行竣工式之後正式開園。當時大稻埕是台北市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卻少有公園等公共休閒建設,台北市下奎府町兒童遊園地的開闢,不但是小朋友下課後玩耍的樂園,也是大人們晚飯後納涼休閒的好去處。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林小昇用紅色圈出下奎府町兒童遊園地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下奎府町兒童遊園地現在是建成公園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北市下奎府町遊園地改為建成公園,成為一般鄰里公園,溜冰場、兒童遊戲器材等成了公園的必要設施,不再特別強調是為兒童而設。1980年建成公園進行擴建工程,納入北側約2,381坪的土地。後來為解決停車空間不足問題,台北市政府於2001年規劃開挖建成公園地下停車場,至2007年8月才動工,又正巧碰上營建原物料價格爆漲,承攬工程的營造廠商倒閉,連帶履約保證的廠商也落跑,2008年11月再重新招標,預計要到2011年12月中旬完工。


▲ 台北市建成公園現況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2011年世界杯台灣隊名單



2011年世界杯棒球賽台灣代表隊24人正式名單出爐

總教練:陳威成

技術顧問:郭泰源

教練:呂明賜、謝承勳、李軾揚、林宗毅

投手:林煜清、林晨樺、林柏佑、陳禹勳、邱浩鈞、郭俊麟、
   陳冠儒、羅錦龍、王躍霖、陳冠宇、陽耀勳

捕手:王峻杰、陽冠威、陳俊秀

內野手:陳偉志、蕭帛庭、林瀚、林威廷、黃智培、郭阜林

外野手:林加祐、黃義坤、藍寅倫、羅國輝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龍口町塵芥燒却場

台北市龍口町塵芥燒却場位於台北市龍口町5丁目6番地,其於1933年1月30日正式啟用,是台北市役所興建的第二座現代化垃圾焚化廠。該處在還沒有興建塵芥燒却場之前,原本就是台北市的塵芥捨場之一,也就是垃圾場,用傳統式的燒芥竈來燒垃圾,每天的燒却能力大約才只有900貫,貫是重量單位,1貫等於3.75公斤,根本追不上台北市生產的垃圾量。1932年1月台北市役所計畫興建3座現代化的塵芥燒却場,每一座每天的燒却能力將達到1萬貫,原先規劃在大龍峒町、柳町和大安3處興建,幾經考量,其中的柳町改到龍口町。

龍口町塵芥燒却場採用岩本式燒却爐株式會社生產的特許岩本式自然通風爐,興建費用為3萬5,744圓,由該會社九州出張所施工,一共有4個燒却爐,4爐相互連結,高11尺6寸5分,長75尺2寸5分,寬16尺2寸5分,4個爐共用1個鋼筋混凝土造的煙囪,煙囪高120尺,底部直徑7尺,頂部直徑4尺5寸,煙囪頂裝有避雷針1支,另有鋼筋混凝土造仕込台1座,以斜坡道連結地面,以方便清潔隊員用人力車載運垃圾投入燒却口。


▲ 岩本式塵芥燒却爐設計圖
 (圖片來源:台灣總督府檔案 昭和7年度借入金關係書類第11卷)


▲ 岩本式塵芥燒却爐設計圖
 (圖片來源:台灣總督府檔案 昭和7年度借入金關係書類第11卷)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林小昇用紅色圈出龍口町塵芥燒却場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該處現在還留有岩本式塵芥燒却爐的殘跡

1933年興建的岩本式塵芥燒却爐目前還留有殘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看。


▲ 龍口町塵芥燒却場的岩本式燒却爐殘跡


▲ 當年用來推垃圾上燒却爐仕込台的斜坡道現況


▲ 龍口町塵芥燒却場的燒却爐上還留有特許岩本式字樣


延伸閱讀: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1935年台北市塵芥燒卻場@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再探龍口町塵芥燒却場@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內務局土木課古亭倉庫

台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古亭倉庫位於台北市古亭町21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台北市晉江街4巷2號。古亭倉庫這塊土地原屬株式會社日本勸業銀行所有,在這邊蓋了台北支店長的宿舍,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原本位於台北市表町2丁目11番地,因為業務不斷成長,想在台北城內另外蓋一棟更新更氣派的新店,相中了位在博物館斜對面總督府內務局長官舍,便於1929年向總督府提出換地的建議,正好官方也有官舍用地不足的問題,市中心的土地值錢,可換到更大面積的郊區土地,亦可達到繁榮市中心精華區的目的,雙方一拍即合,開始磋商換地事宜。

原總督府內務局長官舍位於台北市表町1丁目2番地之1,面積543.67坪,1929年8月總督府內務局找了池上信託商會、台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台灣興業信託株式會社、中村信託商會以及台北州鑑定土地價格,取該5個單位鑑價結果的平均值每坪97.875圓,算出要交換的國有地價值為5萬3,211.701圓;另一方面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提出台北市古亭町21、22番地、台北市幸町167番地之5等3塊土地,經過同樣的鑑價程序,古亭町21、22番地兩塊土地面積共1,069.443坪,單價為每坪24.15圓,幸町167番地之5面積為1,274.530坪,價格較便宜為每坪21.5圓,3筆土地總面積2,343.973坪,總價值為5萬3,229.443圓。

總督府內務局與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於1930年4月1日完成簽署土地交換協議,勸業銀行如願拿到台北城內精華區土地,用來蓋台北支店新廈,由該行的建築課自行設計與監造,株式會社大林組承攬建築工事,於1933年完工。而總督府方面則得到較原本多出4倍面積的土地可供運用,台北市古亭町21番地這塊地後來蓋起2層樓木造建築,成為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的古亭倉庫,存置各類建築材料。


▲ 台北市古亭町21番地內建物配置圖
 (圖片來源:台灣總督府檔案 昭和5年度官有財產類編)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林小昇用紅色畫出古亭倉庫的範圍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該處現在為大樓和公寓住宅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台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古亭倉庫先被改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工署工礦處公共工程局台北材料廠,台灣省政府成立後,改隸為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台北材料廠。1949年之後大批人隨國民黨軍由中國逃難來到台灣,材料廠倉庫除了存放營建材料外,一部份被改為台灣省政府建設廳的宿舍,裡面住滿了新移民,人多雜亂又疏於管理,1952年8月13日凌晨台北材料廠失火燃燒,火勢兇猛,待消防隊撲滅火勢後,該廠所存材料及房屋已經付之一炬,火災後該土地改建為宿舍。


延伸閱讀: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

台北市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位於台北市大龍峒町212番地,塵芥就是垃圾,塵芥燒却場也就是垃圾焚化廠。1930年代台北市人口約30萬餘人,每天產生的垃圾量約有2萬7,500貫,貫是重量單位,1貫等於3.75公斤,換算每天垃圾量大約100公噸,當時台北市有120名清潔隊員,用人力車穿梭於台北市區收集垃圾,在還沒興建燒却場之前,垃圾堆置於萬華、龍口町、下奎府町、蓬萊町、宮前町及東門町等6處塵芥捨場。1932年1月台北市役所提出興建塵芥燒却場的計畫,原先規劃在大龍峒町、柳町和大安3處興建塵芥燒却場,經過一番討論,大龍峒町和大安2處地點不變,柳町則改至龍口町。

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是台北市第一座垃圾焚化廠,於1932年10月4日完工啟用,興建費用為3萬2,039圓,採用岩本式燒却爐株式會社生產的特許岩本式自然通風爐,燒却能力為1日1萬貫,3火床1爐,一共有4個爐,爐高11尺6寸5分,長75尺2寸5分,寬16尺2寸5分,4爐相互連結,共用1個鋼筋混凝土造的煙囪,煙囪高120尺,底部直徑7尺,頂部直徑4尺5寸,煙囪頂裝有避雷針1支。另有鋼筋混凝土造仕込台1座,以斜坡道連結以方便投入垃圾。


▲ 台北市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外觀
 (圖片來源:臺北市衛生施設要覽,1938年)


▲ 岩本式塵芥燒却爐設計圖
 (圖片來源:台灣總督府檔案 昭和7年度借入金關係書類第11卷)


▲ 岩本式塵芥燒却爐設計圖
 (圖片來源:台灣總督府檔案 昭和7年度借入金關係書類第11卷)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林小昇用紅色圈出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該處現在是樹德公園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周圍住進了大批外地移民,靠著在垃圾堆裡撿拾可用資源以賺取微薄收入,該處被稱為垃圾嶺,衛生環境惡劣。台北市政府於1964年至1967年間,先在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的東側和南側陸續興建了3期小坪數的低價平民國宅,1973年再將垃圾堆全部剷平清空,原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改闢建為樹德公園。早期樹德公園內龍蛇雜處,流氓和毒蟲充斥,而成為治安死角。自2000年以來社區營造意識興起,樹德公園也於2002年3月進行環境改造工程,打掉封閉式圍牆成為開放空間,增設多功能表演台,及溜滑梯等組合式兒童遊具,希望將公園還給社區。


▲ 改造後的台北市樹德公園


延伸閱讀:龍口町塵芥燒却場@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1935年台北市塵芥燒卻場@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