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戰前台北市行政區劃

台北市成立於1920年10月1日,戰前台北市的行政區劃,在市中心人口較密集地區分為64町,郊區包括1938年4月1日併入的松山庄,分為19部落,總共83個分區。

01大宮町  02圓山町  03大龍峒町 04河合町
05宮前町  06大橋町  07永樂町  08太平町
09日新町  10御成町  11三橋町  12大正町
13北門町  14建成町  15上奎府町 16泉町
17港町   18蓬萊町  19下奎府町 20明石町
21表町   22本町   23京町   24大和町
25榮町   26文武町  27書院町  28乃木町
29水道町  30富田町  31樺山町  32幸町
33東門町  34旭町   35福住町  36錦町
37新榮町  38千歲町  39兒玉町  40古亭町
41佐久間町 42龍口町  43川端町  44馬場町
45南門町  46東園町  47西園町  48八甲町
49老松町  50若竹町  51新起町  52西門町
53末廣町  54元園町  55入船町  56有明町
57龍山寺町 58新富町  59堀江町  60壽町
61築地町  62濱町   63綠町   64柳町
65大安   66下內埔  67六張犁  68西新庄子
69中庄子  70中崙   71下埤頭  72朱厝崙
73上埤頭  74大直   75松山   76中坡
77五分埔  78興雅   79三張犁  80頂東勢
81上塔悠  82下塔悠  83舊里族




延伸閱讀:臺北市沿革 1901-2010@地圖會說話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台北市地圖

自己畫的戰前台北市地圖,花了好多時間,已經有大概的樣子了。



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

松本記念館

松本虎太出生於1879年,畢業自京都帝國大學土木工學科,1906年來到台灣,初任職基隆築港局工務課技手,由基層公務人員開始做起,歷經總督府工事部基隆出張所技師,當時築港工程遭遇最大的困難,就是海水容易造成鋼筋生鏽及混凝土劣化,產生膨脹、龜裂、漏水,甚至導致混凝土結構整個崩壞,為解決此問題,1917年松本虎太以公費前往英國及美國深造,研究海水對於鋼筋混凝土之影響,1919年松本虎太在美國伊利諾大學發表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Moisture Content upon the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Plain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的論文,對於水中混凝土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隔年松本虎太升任基隆築港所長,擘劃後續各期的基隆築港工事,期間長達16年,將基隆港打造為台灣對外聯絡最重要的門戶。1935年松本虎太自基隆調回台北,擔任總督府交通局道路港灣課長,並陸續兼任國立公園調查委員會、資源調查委員會、河川調查委員會、市區計畫委員會、東部開發調查委員會、山地開發調查委員會等委員,也參與工程技術組織,擔任台灣技術協會初代會長、土木學會台灣支部長等職。1942年松本虎太轉任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副社長,1945年1月接任社長,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松本虎太成了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的末代社長。


▲ 松本記念館是為感念松本虎太對於基隆築港的貢獻而興建

1935年松本虎太離開了他貢獻30年黃金歲月的基隆港,基隆市役所為了感念松本虎太,選定基隆市旭ヶ丘高地,找了民間團體募款籌資興建松本記念館。松本記念館於1936年7月24日舉行地鎮祭,建築物由1層樓的洋館,與傳統日本木造的和館相連,內有大廣間,以及10疊、8疊大小的日本室,其餘還有化粧室、料理場、浴場、雇人室等,工程費用約為2萬5,000圓。1937年4月27日上午10時舉行松本記念館竣工式與贈呈式,由基隆市尹頒贈感謝狀給松本夫婦,館內還有一座松本虎太的半身胸像,是由藝術家鮫島臺器製作。旭ヶ丘視野甚佳,可眺望整個基隆港,該館完成後,成為基隆市辦理重要活動、接待貴賓及招待住宿的地點。


▲ 松本記念館目前僅剩下洋館的1樓


▲ 松本記念館洋館外觀造型相當獨特,風格前衛


▲ 洋館左側原本連接著日式和館,早已遭改建


▲ 松本記念館大門口車寄,樣式很特殊的柱子只有3根


▲ 洋館北側圓弧的外牆,整個平面為不規則配置


▲ 洋館每個窗戶都不同,這是西側的六角形窗


▲ 洋館門口車寄柱子的特寫


▲ 外牆磁磚的原色,整棟建築目前被漆成詭異的白色


▲ 洋館西側沒有貼磁磚處,是原本與和館屋頂相鄰接的地方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松本虎太仍留任台灣電力公司顧問,繼續協助該公司電力設施的恢復與移交工作,並兼任台灣大學工學院教授,至1947年3月被遣返回日本。旭ケ丘可俯瞰整個基隆港,具有戰略地位,松本記念館在戰爭時被軍方徵用,至戰後仍一直被劃為軍事用地迄今逾70年,改稱為旭丘山營區,建築物也經大幅改變,松本記念館漸為基隆人所遺忘。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台北橋

台北橋橫跨淡水河兩岸,一端是台北市大稻埕地區,另一端是三重埔,原本是清國時代隨著鐵道而興建的木橋,該處是淡水河河道最窄的一段,選擇在此建橋最能節省經費,但木橋易腐朽且強度不足,每回遭遇颱風總會被沖壞,屢次費工修補實在不便,為一勞永逸徹底解決問題,因而於1921年決定改建為鐵橋。


▲ 1925年台北橋改建為鐵橋,「鐵橋夕照」成為台北八景之一
 (圖片來源:臺北高農林學科第一回卒業記念アルバム,1928年)

第二代台北橋於1921年9月動工,鐵橋桁架一共有7跨,每跨長203.411尺,換算公制約61.64公尺,全長239間,間是長度的單位,1間為6尺,239間換算為公制大約是434.55公尺;橋版為鋼筋混凝土,採人車分離,中央車道鋪柏油路面,有效寬度為5.2間,約5.82公尺,車道兩側向外設有人行道,有效寬度各為1.5間,約2.73公尺;兩岸橋台高35尺6寸,寬度各約60尺,以石材與混凝土打造,並深入地下十餘尺,底下還設有樁基礎;各橋墩為石材與混凝土造,高度22尺,約6.67公尺,橋墩基礎為鋼筋混凝土造,深達84尺,約25.45公尺,這座鐵橋於1925年竣工,工程費一共耗資144萬元,6月18日上午10時舉行開通式。


▲ 台北橋是淡水河上第一座橋樑,台北人習慣稱為大橋
 (圖片來源:臺北市大觀,1931年)

戰後初期台北橋仍是跨越淡水河至三重埔唯一橋樑,一直到1958年才有第二座跨越淡水河的中興橋。鐵橋使用多年因鏽蝕問題逐漸嚴重,且車道寬度不足以應付日益成長的交通,又為考量防洪需要,台北橋於1966年7月20日拆除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樑,於1969年11月15日完工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