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到1939年台北市內各公共便所名稱及位置如下:
得勝外街 台北市日新町1丁目38番地
建昌後 台北市永樂町4丁目92番地
珪瑜粹本通 台北市大橋町1丁目273番地
國興 台北市太平町7丁目95番地
依仁里 台北市大橋町3丁目112番地
圓山町 台北市圓山町129番地
末廣町 台北市末廣町5丁目圓形
龍山寺町 台北市龍山寺公園內
新公園一號 台北市新公園東口
新公園二號 台北市新公園北口
西門町 台北市橢圓公園踏切側
小南門 台北市南門町3丁目小南門南側
新起町 台北市新起町3丁目元園町派出所前公園
▲ 新公園內配合舉辦始政四十周年記念台灣博覽會興建的公眾便所
(圖片來源: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協贊會誌,1939年)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1943年台北市內各料理店
查到1943年台北市內各料理店和地址如下:
和洋料理 台北鐵道ホテル 台北市表町2丁目7番地
日本料理 梅屋敷 台北市北門町19番地
日本料理 竹の家 台北市大和町3丁目2番地
日本料理 喜樂園 台北市築地町1丁目1番地
日本料理 新喜樂 台北市壽町1丁目6番地
和洋料理 永樂 台北市西門町2丁目19番地
台灣料理 蓬萊閣 台北市日新町1丁目168番地
台灣料理 江山樓 台北市日新町2丁目186番地
台灣料理 江山樓支店 台北市榮町1丁目34番地
和洋料理 鳥松 台北市大和町2丁目8番地
日本料理 初音 台北市末廣町1丁目2番地
日本料理 日本亭 台北市濱町1丁目2番地
日本料理 魚金 台北市濱町1丁目89番地
日本料理 太陽 台北市西門町1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松竹 台北市西門町2丁目14番地
和洋料理 江戶長 台北市西門町2丁目15、16番地
和洋料理 竹巴 台北市元園町255番地
和洋料理 濱乃家 台北市元園町255番地
和洋料理 聚樂 台北市入船町1丁目64番地
日本料理 魚文 台北市京町1丁目52番地
日本料理 柴幸 台北市入船町4丁目22番地
日本料理 銀鳥 台北市入船町1丁目34番地
日本料理 楠田屋 台北市太平町1丁目1番地
日本料理 八洲庵 台北市西門町2丁目14番地
日本料理 御園支店 台北市明石町2丁目1番地
日本料理 中惣 台北市表町1丁目5、6番地
日本料理 吳泉發商店 台北市本町2丁目50番地
日本料理 明朗 台北市末廣町1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蔦 台北市末廣町1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秋月 台北市末廣町1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すづ燗 台北市末廣町1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小安 台北市末廣町1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瓢亭 台北市壽町1丁目2番地
日本料理 大黑 台北市西門町1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曙 台北市西門町1丁目4番地
日本料理 八千代 台北市西門町3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祗園 台北市西門町3丁目8番地
日本料理 峰月 台北市西門町3丁目19番地
日本料理 よね山 台北市新起町1丁目10番地
日本料理 明石屋 台北市新起町1丁目13番地
日本料理 千鳥 台北市入船町4丁目淡水河岸
日本料理 いち山 台北市入船町淡水河岸
日本料理 紀州庵支店 台北市川端町448番地
日本料理 卯乃花 台北市川端町66、67番地
日本料理 有馬屋支店 台北市川端町90、93番地
台灣料理 四海樓 台北市日新町1丁目32番地
台灣料理 大森食堂 台北市太平町4丁目263番地
台灣料理 新海樓 台北市太平町5丁目2番地
台灣料理 鶴松 台北市御成町1丁目10番地
台灣料理 東寶莊 台北市入船町2丁目44番地
▲ 大日本米穀會臺灣支部召開第28回米穀大會後在蓬萊閣設宴
(圖片來源:米穀大會記念寫真帖,1935年)
和洋料理 台北鐵道ホテル 台北市表町2丁目7番地
日本料理 梅屋敷 台北市北門町19番地
日本料理 竹の家 台北市大和町3丁目2番地
日本料理 喜樂園 台北市築地町1丁目1番地
日本料理 新喜樂 台北市壽町1丁目6番地
和洋料理 永樂 台北市西門町2丁目19番地
台灣料理 蓬萊閣 台北市日新町1丁目168番地
台灣料理 江山樓 台北市日新町2丁目186番地
台灣料理 江山樓支店 台北市榮町1丁目34番地
和洋料理 鳥松 台北市大和町2丁目8番地
日本料理 初音 台北市末廣町1丁目2番地
日本料理 日本亭 台北市濱町1丁目2番地
日本料理 魚金 台北市濱町1丁目89番地
日本料理 太陽 台北市西門町1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松竹 台北市西門町2丁目14番地
和洋料理 江戶長 台北市西門町2丁目15、16番地
和洋料理 竹巴 台北市元園町255番地
和洋料理 濱乃家 台北市元園町255番地
和洋料理 聚樂 台北市入船町1丁目64番地
日本料理 魚文 台北市京町1丁目52番地
日本料理 柴幸 台北市入船町4丁目22番地
日本料理 銀鳥 台北市入船町1丁目34番地
日本料理 楠田屋 台北市太平町1丁目1番地
日本料理 八洲庵 台北市西門町2丁目14番地
日本料理 御園支店 台北市明石町2丁目1番地
日本料理 中惣 台北市表町1丁目5、6番地
日本料理 吳泉發商店 台北市本町2丁目50番地
日本料理 明朗 台北市末廣町1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蔦 台北市末廣町1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秋月 台北市末廣町1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すづ燗 台北市末廣町1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小安 台北市末廣町1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瓢亭 台北市壽町1丁目2番地
日本料理 大黑 台北市西門町1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曙 台北市西門町1丁目4番地
日本料理 八千代 台北市西門町3丁目3番地
日本料理 祗園 台北市西門町3丁目8番地
日本料理 峰月 台北市西門町3丁目19番地
日本料理 よね山 台北市新起町1丁目10番地
日本料理 明石屋 台北市新起町1丁目13番地
日本料理 千鳥 台北市入船町4丁目淡水河岸
日本料理 いち山 台北市入船町淡水河岸
日本料理 紀州庵支店 台北市川端町448番地
日本料理 卯乃花 台北市川端町66、67番地
日本料理 有馬屋支店 台北市川端町90、93番地
台灣料理 四海樓 台北市日新町1丁目32番地
台灣料理 大森食堂 台北市太平町4丁目263番地
台灣料理 新海樓 台北市太平町5丁目2番地
台灣料理 鶴松 台北市御成町1丁目10番地
台灣料理 東寶莊 台北市入船町2丁目44番地
▲ 大日本米穀會臺灣支部召開第28回米穀大會後在蓬萊閣設宴
(圖片來源:米穀大會記念寫真帖,1935年)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小原時雄宅
小原時雄的住宅位於台北市幸町20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濟南路一段3之1號。小原時雄是日本石川縣金澤人,1907年由東京帝國大學法科畢業後,進入大阪商船株式會社任職,歷經派任淡水支店主任、印度孟買支店長等職務,1927年10月22日就任基隆支店長,後因職務調動離台。1930年小原時雄在台灣時的住宅,曾登上當年台灣建築會誌介紹住宅專題。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成立於1884年,是日本知名的大型商船公司,1896年即受命行駛基隆經沖繩到神戶的航線,由台灣總督府補助,亦有自由航線,在當時定期行駛於台日兩地的客貨運航線有基隆神戶線、高雄橫濱線和基隆那霸線,使用的船隻有蓬萊丸、扶桑丸、瑞穗丸、高千穗丸等大型輪船。電影海角七號中,1945年負責將日本人引揚輸送任務的高砂丸,就是大阪商船株式會社的船。
▲ 小原時雄住宅的外觀原貌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小原時雄住宅的應接間內部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小原時雄住宅的廣間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小原時雄住宅1樓平面配置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小原時雄住宅2樓平面配置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林小昇用紅色畫出小原時雄住宅的位置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小原時雄住宅現在是立法院委員研究大樓
1992年台灣省政府將原本小原時雄住宅的土地,交與台灣土地開發信託公司合作興建地上12樓、地下3樓的辦公大樓,於1993年1月13日動工,原稱為省府台北濟南辦公大樓,完工後命名為中興大樓。後於1997年3月將該大樓讓售給立法院,現為立法院委員研究大樓。
▲ 立法院委員研究大樓現況
延伸閱讀: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成立於1884年,是日本知名的大型商船公司,1896年即受命行駛基隆經沖繩到神戶的航線,由台灣總督府補助,亦有自由航線,在當時定期行駛於台日兩地的客貨運航線有基隆神戶線、高雄橫濱線和基隆那霸線,使用的船隻有蓬萊丸、扶桑丸、瑞穗丸、高千穗丸等大型輪船。電影海角七號中,1945年負責將日本人引揚輸送任務的高砂丸,就是大阪商船株式會社的船。
▲ 小原時雄住宅的外觀原貌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小原時雄住宅的應接間內部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小原時雄住宅的廣間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小原時雄住宅1樓平面配置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小原時雄住宅2樓平面配置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林小昇用紅色畫出小原時雄住宅的位置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小原時雄住宅現在是立法院委員研究大樓
1992年台灣省政府將原本小原時雄住宅的土地,交與台灣土地開發信託公司合作興建地上12樓、地下3樓的辦公大樓,於1993年1月13日動工,原稱為省府台北濟南辦公大樓,完工後命名為中興大樓。後於1997年3月將該大樓讓售給立法院,現為立法院委員研究大樓。
▲ 立法院委員研究大樓現況
延伸閱讀: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大島金太郎官舍
大島金太郎的官舍位在台北市佐久間町3丁目10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福州街26號。大島金太郎生於1871年9月18日,1893年7月從札幌農學校農學科畢業後,繼續留在該校研究農藝化學,1895年9月擔任札幌農學校助教授,2年後取得赴國外留學深造的機會,先至美國衛斯連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學習農藝化學及生理化學,又陸續到德國哈里大學(Universität Halle)、哥廷根大學(Universität Göttingen)、柏林大學(Universität Berlin)等校學習食品化學、農藝細菌化學及生理化學,至1903年返回日本,擔任札幌農學校教授,並兼任北海道廳技師、農事試驗所長及札幌農學校圖書館長。
札幌農業學校於1907年9月改制為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大島金太郎主持該校農藝化學第二講座。1918年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再改制為北海道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大島金太郎除了擔任該校教授之外,同年10月24日亦兼任台灣總督府技師,1920年4月13日渡海來台灣,擔任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長、農林專門學校長等職務,隔年8月2日農事試驗場併入中央研究所,成為該所的農業部,由大島金太郎擔任部長。1925年大島金太郎參與籌設台北帝國大學,於1928年正式成立,大島金太郎出任首任的理農學部長,同時兼任台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主事。1934年1月大島金太郎病逝台北,歸葬於東京的多磨靈園。
▲ 大島金太郎官舍外觀原貌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大島金太郎官舍應接間內部陳設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大島金太郎官舍平面配置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林小昇用紅色畫出大島金太郎官舍的位置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該官舍仍與上圖大致相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大島金太郎的官舍由國立台灣大學接收,先後有傅斯年、錢思亮等校長入住過。台北市政府於2007年4月11日將該建築指定為古蹟。
▲ 大島金太郎官舍大門外觀,當年的植栽現在已長成大樹
▲ 大島金太郎官舍玄關現況
延伸閱讀:農業試驗所@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札幌農業學校於1907年9月改制為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大島金太郎主持該校農藝化學第二講座。1918年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再改制為北海道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大島金太郎除了擔任該校教授之外,同年10月24日亦兼任台灣總督府技師,1920年4月13日渡海來台灣,擔任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長、農林專門學校長等職務,隔年8月2日農事試驗場併入中央研究所,成為該所的農業部,由大島金太郎擔任部長。1925年大島金太郎參與籌設台北帝國大學,於1928年正式成立,大島金太郎出任首任的理農學部長,同時兼任台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主事。1934年1月大島金太郎病逝台北,歸葬於東京的多磨靈園。
▲ 大島金太郎官舍外觀原貌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大島金太郎官舍應接間內部陳設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大島金太郎官舍平面配置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3輯 第2號,1930年)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林小昇用紅色畫出大島金太郎官舍的位置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該官舍仍與上圖大致相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大島金太郎的官舍由國立台灣大學接收,先後有傅斯年、錢思亮等校長入住過。台北市政府於2007年4月11日將該建築指定為古蹟。
▲ 大島金太郎官舍大門外觀,當年的植栽現在已長成大樹
▲ 大島金太郎官舍玄關現況
延伸閱讀:農業試驗所@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井手薰宅
井手薰的住宅位在台北市大正町2丁目52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長安東路一段63號。井手薰生於1879年2月6日,1906年7月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工科大學建築學科,先在東洋汽船株式會社短暫工作了3個多月,為該會社新打造的2艘輪船天洋丸、地洋丸,設計內部裝飾。1906年12月1日井手薰進入軍隊當了1年的志願兵,兵科為工兵,期滿退伍後,進入辰野金吾與葛西萬司的建築事務所工作2年,再回任陸軍工兵,軍階為少尉。1910年10月7日井手薰來到台灣,任職於台灣總督府土木部,從此就在台灣定居下來。
井手薰於1911年9月1日擔任台灣總督府土木部技師,1914年8月兼任台灣總督府廳舍新營工事主任,1923年10月陞任總督府土木局營繕課長,1929年5月擔任總督官房營繕課長。井手薰與多位建築界人士共同發起成立台灣建築會,並獲推舉擔任首任會長,引領建築實務與學術專業領域結合的研究風氣。井手薰直到1940年7月1日於總督官房營繕課長的職務退休,通算公務年資共29年餘,全部都貢獻在台灣的建築界。1944年5月11日井手薰病逝在台北,身後留下台北公會堂、台北市役所、台灣教育會館、高等法院、建功神社、台北帝國大學校舍、台北高等學校校舍及講堂等知名的建築作品。
▲ 井手薰住宅的正面外觀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 井手薰住宅的玄關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 井手薰住宅的應接間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 井手薰住宅1樓平面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 井手薰住宅2樓平面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林小昇用紅色畫出井手薰住宅的位置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現在是華一大廈
▲ 原本井手薰住宅的位置就在照片中央的華一大廈
(補充:井手薰的生日和林小昇一樣,都是2月6日,維基百科寫5月6日應有誤。)
井手薰於1911年9月1日擔任台灣總督府土木部技師,1914年8月兼任台灣總督府廳舍新營工事主任,1923年10月陞任總督府土木局營繕課長,1929年5月擔任總督官房營繕課長。井手薰與多位建築界人士共同發起成立台灣建築會,並獲推舉擔任首任會長,引領建築實務與學術專業領域結合的研究風氣。井手薰直到1940年7月1日於總督官房營繕課長的職務退休,通算公務年資共29年餘,全部都貢獻在台灣的建築界。1944年5月11日井手薰病逝在台北,身後留下台北公會堂、台北市役所、台灣教育會館、高等法院、建功神社、台北帝國大學校舍、台北高等學校校舍及講堂等知名的建築作品。
▲ 井手薰住宅的正面外觀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 井手薰住宅的玄關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 井手薰住宅的應接間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 井手薰住宅1樓平面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 井手薰住宅2樓平面圖
(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第2輯 第3號,1930年)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林小昇用紅色畫出井手薰住宅的位置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現在是華一大廈
▲ 原本井手薰住宅的位置就在照片中央的華一大廈
(補充:井手薰的生日和林小昇一樣,都是2月6日,維基百科寫5月6日應有誤。)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