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博物館

台灣總督府博物館位於台北新公園內,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襄陽路2號。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的前身是總督府民政局物產陳列館,總督府於1898年3月公布台灣總督府民政局物產陳列館規程,開始籌備物產陳列館,後來因為總督府官制改正,將民政局改為民政部,館名改稱為台灣總督府民政部物產陳列館,並於1899年4月3日開館,地點在現在北一女中校園內,不過展覽品大多都是日本來的工藝品,僅有少數台灣本土的展品。1901年11月地方行政區劃改為廳制,物產陳列館於1902年6月移交給台北廳管理,改名為台北廳物產陳列館。


▲ 新公園與博物館
 (圖片來源:台灣電力の展望,1938年)

1908年台灣縱貫鐵道全線通車,日本皇室指派由明治天皇的弟弟閑院宮載仁親王來台主持全通式,總督府規劃開設博物館宣來介紹台灣風土文物,順便揚統治台灣十多年來的政績,正好有一棟才剛落成就閒置的彩票局建築可用,便由殖產局編列3萬圓經費籌辦博物館,其中2萬5,000圓用來做5展示櫃等硬體設備,其餘5,000圓供蒐集展覽品之支出,原本的物產陳列館展覽品全數移入,其餘則是向各地徵集,展覽品分為地質與鑛物、植物、動物、人類器具、歷史與教育、農業、林業、水產、鑛業、工藝品、貿易等數類。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於1908年10月24日總貫鐵道全通式當天開幕,開幕前10天免費參觀,自11月3日起,參觀門票每張5錢。

然而彩票局建築並非為了博物館而設計,不但使用上不方便,空間也明顯不足。其實總督府對於設立博物館的地點早有其他的規劃,1906年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離開台灣,轉任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接在後藤新平之後上任的民政長官祝辰巳,倡議興建「故兒玉總督後藤前民政長官紀念營造物」,以紀念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對台灣的貢獻,完成後的建築物將捐贈給總督府成立博物館。祝辰巳組成建設委員會負責募款,每個委員分配責任額度,政商名流都是被要求捐款的對象,高等公務員也要出錢,設定目標將募集30萬圓,其中台灣人15萬圓,日本人10萬圓,高等官員部分要達到5萬圓。


▲ 博物館正面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寫真帖 第九集,1915年

故兒玉總督後藤前民政長官紀念營造物募款的工作一直到1913年才達到25萬多圓,便決定開始興建,地點選在台北公園的北側,土地是向台北廳無償借用。1899年台北第一次市區改正就已劃設台北公園預定地,因為創設時間是在圓山公園之後,所以俗稱為新公園。台北公園北側土地在清國時代是台北大天后宮,日本人進台北城後,大天后宮被徵用為台北辦務署廳舍,1901年辦務署裁撤併入台北廳,大天后宮建築陸續有其他機關使用,至1911年遭遇颱風侵襲倒塌後不再修復,而週邊土地也被用來興建總督府醫學校校舍和各機關宿舍等。台北公園南側先於1904年就已經開闢,公園北側則是到了1913年才將地上物都清空,配合興建紀念營造物闢建公園。

故兒玉總督後藤前民政長官紀念營造物是一棟融合希臘神殿柱列和羅馬萬神殿穹窿的西洋式樣建築,共有3層,其由總督府土木局營繕課課長野村一郎主持設計,高石組承攬營造,工程費為24萬7,416.8圓,於1913年4月1日開工,1915年3月25日竣工,中央塔樓全由鋼筋混凝土建造,兩翼則是鋼筋混凝土搭配磚造,建築外觀參採當時歐洲各大博物館流行的希臘神殿式樣,以高聳的多立克(Doric)柱展現出磅礡氣勢,環繞外圍一圈共有60根柱子,而內部挑高的大廳也以30根科林斯(Corinthian)柱相互輝映,包括內圈12根圓柱和外圈20根方柱。中央塔樓上方為穹窿圓頂,光線可由圓頂上的採光窗,透過天花板上的彩繪玻璃灑進內部大廳,以光影營造神聖的氣氛。


▲ 博物館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總督府博物館案內,1937年)

1915年4月18日舉行故兒玉總督後藤前民政長官紀念營造物落成儀式,5月11日由紀念營造物建設會委員長內田嘉吉代表捐給總督府作為博物館使用,博物館經過3個月準備期由彩票局建築搬遷至此,於8月20日正式開館。博物館共有3層,最底下稱為地階,由正面的大階梯上去的挑高的大廳則是1樓,大廳內有樓梯可上2樓。根據博物館原本的規劃,正面大階梯上去的大門平時並不開啟,一般民眾的參觀動線,是由大樓梯右側的地階進入公眾出入室,要先換成室內鞋,才能上樓參觀博物館,以維護室內空間的清潔,工作人員的出入口則是在大樓梯的左側。

博物館地階主要是收藏和展覽品準備工作的作業空間,除了公眾出入室、足下室外,其他則是倉庫、標本整理室、剝製室、小使室、番人室、湯沸室。1樓玄關右邊是公眾出入室,左邊是事務室,由中央進入是挑高的廣間,廣間左右兩側有類似教堂「壁龕」的空間,分別擺放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銅像,銅像是委託日本戰前知名的雕刻家新海竹太郎製作。博物館的1、2樓左右兩翼各有2間陳列室,一共8室,參觀動線是由1樓廣間右側的礦物室和展示原住民日常用品開始,接著由最右側樓梯上2樓,2樓右翼展示原住民貴重物和南洋室,左翼2室都為動物室,再由最左側樓梯回到1樓,1樓左翼為林業室和農業室。

▲ 博物館正門
 (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の手引,1926年)

博物館第1任館長川上瀧彌是山形縣人,1871年3月4日出生,畢業於札幌農學校,專精植物調查、採集與標本製作,來台灣前曾在熊本農學校任教,1903年10月任職於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農務課,兼任農業試驗場技師,川上瀧彌為了調查植物走遍全台灣,對於各地風物早已熟悉,以其對文物蒐集的熱情,以及研究、教學的專長,由他接下創立博物館的工作是再適合不過了。1910年川上瀧彌發起成立台灣博物學會,發行台灣博物學會會報,1915年為了趕著將博物館由彩票局搬進新落成的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建築,即使生病就醫也是出院後就匆匆趕回工作,1915年8月20日因急性腹膜炎再被緊急送往台北醫院治療,卻已回天乏術而辭世。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
 (圖片來源: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總督府博物館成立時由物產陳列館擴充而成,是隸屬於殖產局的附屬博物館,但由於博物館偏重社會教育功能,與殖產局負責開拓產業的性質不同,1920年10月9日起改為內務局附屬博物館,由內務局學務課課長兼任館長。1922年調整陳列品分類,改為地質與礦物、動物與水產、蕃族(原住民族)、歷史與教育、南支與南洋、雜項等6大類,其中南支指的是南中國地區,增設南支與南洋分類,顯示日本政府以台灣作為研究南方資源的重要基地。1926年台灣總督府新設文教局負責文化教育事務,博物館也隨著移撥成為文教局附屬博物館,並由文教局社會課課長兼任館長,名符其實的成為社會教育機構。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總督府博物館被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改稱為台灣省博物館,展覽品經過重新整理,博物館於1946年4月1日重新開館,但因為總督府圖書館在戰爭中被美軍炸毀,無處可復館,博物館1樓借給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圖書館使用,博物館的展覽區只剩2樓。1949年名稱改為台灣省立博物館,隸屬於台灣省政府。1961年博物館封館整修1年,原本借用1樓的圖書館也遷出另外籌建新館,但整修後日本進口大理石被換掉了,又因為室內展示空間不足,館方於1983年把原本南面的陽台外推,1995年整修時,更把屋頂的木桁架拆掉換成鋼骨,硬是多隔出一層樓來作為展覽空間。


▲ 台灣博物館外觀現況

台灣省政府於1998年虛級化,博物館由台灣省政府移交給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並於1999年7月改名為國立台灣博物館,2012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改制為文化部。台灣博物館為解展示空間不足問題,推動「台灣博物館系統計畫」,透過古蹟保存與再利用,陸續完成修復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專賣局南門工場、交通局鐵道部等舊建築,分別規劃成為土銀展示館、南門園區和鐵道部展示間,以不同展覽主題開放民眾參觀,未來更希望再串聯專賣局、交通局遞信部等舊建築,打造首都核心區博物館群,豐富歷史文化資源。


▲ 台灣博物館外觀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Facebook粉絲專頁

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開了Facebook粉絲專頁,歡迎舊雨新知蒞臨指教。

網址為 https://www.facebook.com/linchunsheng.blog


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台北測候所

台北測候所位在台北市文武町5丁目3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公園路64號。日本統治台灣初期,對於全然陌生的新環境,不是先蓋官署廳舍,而是在台灣各地興建測候所,進行氣象觀測。第1代的台北測候所為2層樓正十八角形磚造建築,室內面積約107坪,中央為圓形風力塔,高50尺,總工程費30,281圓,於1897年12月19日完工啟用。相較於隔年落成的台南測候所和澎湖測候所都僅有1層樓高,台北測候所負有彙整各地方傳送的氣象調查與天氣預報等任務,因此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


▲ 第1代台北測候所早期為斜屋頂
 (圖片來源:台灣統計要覽,1914年)

台北測候所第1任所長近藤久次郎是東京人,生於1858年7月16日,1878年開始公職生涯,進入日本大藏省工作,1885年擔任內務省技手,1890年擔任日本中央氣象台技手,1896年受台灣總督府之邀,來台灣進行全島調查,規劃設立台北、台中、台南、恆春和澎湖等5處測候所,並擔任台北測候所所長,之後又增設台東和花蓮港等2處測候所,一直到1924年12月17日因病退休返回日本,在近藤久次郎台北測候所服務超過28年,為台灣氣象事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 第1代台北測候所後期改為平屋頂
 (圖片來源:台北市大觀,1931年)

台灣雖是蕞爾小島,卻同時擁有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氣候,以及熱帶海洋環境,為了能夠更進一步瞭解台灣特殊的高山和海洋氣候,總督府於1931年新成立阿里山高山觀測所和高雄海洋觀測所,讓氣象觀測資料更加豐富多元。台北測候所為台灣氣象的行政中樞,統籌各項氣象事務,1934年2月總督府將台北測候所改稱為台北觀測所,以便與一般地方測候所有所區隔,至於台中、台南、恆春、澎湖、台東和花蓮港等測候所名稱則維持不變。


▲ 第2代台灣總督府氣象台廳舍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4號,1939年)

台北觀測所廳舍逐漸老舊且空間不敷使用,總督府於1937年10月30日動工興建第2代的廳舍,新的廳舍是鋼筋混凝土造的建築,包括風力塔共有5層樓,建坪為181.509坪,由總督官房營繕課設計,建築工程由清水組承包興建,電氣工程由共益社承攬,整體工程於1938年6月30日竣工。新廳舍完工啟用後不久,台北觀測所於同年的8月4日改制為總督府氣象台,新廳舍也就改稱為台灣總督府氣象台廳舍。


▲ 第2代台灣總督府氣象台廳舍屋頂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4號,1939年)

總督府氣象台廳舍外觀屬現代式樣,正面外牆上方有座醒目的時鐘,在室內配置方面,1樓有晴雨計室、時計室、重力計室、地震計室、充電室、無線電室、暗室、燻煙室、庶務室、物品係室、宿直室、小使室、湯沸室,2樓有台長室、應接室、調查室、航空室、觀測室、統計室,3樓有食堂、會議室、製圖室教室、實驗室、圖書室,4樓有機械工作室和天體觀測室,5樓為風信計室。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紅色框框處是總督府氣象台
 (圖片來源: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總督府氣象台持續擴增各地方觀測所,從台灣最北的彭佳嶼,到最南新南群島的長島(太平島),都設有氣象觀測所,截至1943年,全台灣已有宜蘭、彭佳嶼、新竹、台中、新高山(玉山)、台南、阿里山、高雄、新南(南沙)、恆春、澎湖、台東、紅頭嶼(蘭嶼)、花蓮港等14個觀測所,也在大屯山、大武、新港(成功)等地以及各主要的飛行場設置出張所。此外,總督府氣象台於1942年開辦測候技術官養成所,報考資格為中學校畢業,修業年限1年,以培養在地氣象人才。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總督府氣象台改制為台灣省氣象局,1948年1月改稱為台灣省氣象所,隸屬於台灣省政府交通處,1965年9月名稱又改回台灣省氣象局,台灣省氣象局於1971年7月再改制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位階由省屬機關躍升成為中央機關。原本台灣總督府氣象台的廳舍使用至1991年底,隔年拆除改建為6層樓高的第3代中央氣象局綜合大樓,於1996年3月完工啟用。


▲ 第3代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綜合大樓外觀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遞信部

總督府遞信部位在台北市書院町2丁目1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長沙街一段2號。遞信部建築興建之初名為總督府遞信局廳舍,是3層樓的古典式樣建築,由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設計,承攬營造的廠商有矢部組和澤井組,總工程費55萬6,641圓。遞信部建築基地位在總督府後方,基地面積1,350坪,建物坪數約775坪,建築結構為磚造,樓板和屋頂則是以鋼骨加強的鋼筋混凝土,自1921年7月動工興建,1923年3月17日舉行上棟式,1924年2月竣工,同年3月1日遷入啟用。總督府遞信局於1924年12月改制為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此後就一直稱為遞信部直到日本時代結束。


▲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建築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總督府遞信統計要覽,1932年)

森山松之助為遞信部的正立面設計巨柱形式,與對面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社廈相互呼應。遞信部建築外牆脫離了前期台灣官方建築常用的化妝煉瓦,開始使用陶磚;內部設備也相當先進,已有設置エレベーター(電梯),還有2位電梯小姐負責操作。遞信部主管業務包含郵政、儲金、電信、電話、廣播、無線電等,因平時內部存放儲金、匯兌資料、郵票等有價物品,建築設計特別注重防盜、防火及防震,例如將儲金、匯兌業務空間集中於第2、3層的西南側,該區域加裝鐵門、鐵捲窗,並設置專用消防用水管線,以強化防盜、防火功能;此外,存放機械、電纜線、印刷用紙、工作服等倉庫空間設置在最下層,以避免地震時高樓層有重物搖晃會影響建築結構安全。

遞信部建築平面為ㄩ字型,共有3層,第1層稱為地階,主要是倉庫和放置機械等重物的空間,另外還有宿值室、小使室和木工室。第2層才是一樓,中央為高等官食堂,西側為監理課長室,以及電信電話掛、計理掛(會計)、郵便掛、為替掛(匯兌)、為替貯金掛(儲金)的辦公室,東側為工務課長室、經理係、線路掛、海事課,和判任官食堂。第3層是二樓,中央為部長室、總應接室(接待室),西側為庶務課、人事掛、無線電信掛、無線試驗室、無線製圖室、切手印紙倉庫、電報原書保管室、貯金課、貯金掛、總務部,東側為庶務課長室、庶務掛、主計掛、調度掛。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紅色框框處是遞信部
 (圖片來源: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被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接收,1945年11月設立郵電管理委員會,接管全台郵電業務,隔年5月改制為台灣郵電管理局,1949年4月再拆分為台灣郵政管理局和台灣電信管理局,台灣電信管理局隸屬交通部電信總局,台灣郵政管理局則隸屬於交通部郵政總局。國民政府敗退到台灣後,交通部遷入原遞信部建築辦公,後來因為空間不敷使用,於1971年12月加蓋4樓,外觀卻未能與原建物相融合,顯得突兀。


▲ 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戰後成為交通部

2003年5月15日晚間7點20分,一位貨車司機疑似因生活不順遂,駕駛滿載15桶汽油的貨車衝撞交通部大門當場死亡,交通部1樓大廳起火,所幸當時已是下班時間,火勢並未波及其他人員。其實交通部早有遷出的計畫,已另外在仁愛路上新建地下3層,地上20層的交通部綜合辦公大樓(之後改稱為交通通訊傳播大樓),於2006年11月搬遷,原遞信部建築移交給國史館使用,內部經過一段時間重新整修復舊,國史館於2010年4月29日遷入,並於1樓設置總統副總統文物館,展示與歷屆總統、副總統有關的文物,以及世界各國贈送給總統、副總統的紀念品。


▲ 交通部遷走後改為國史館


▲ 位於建築東南角的國史館郵局


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東本願寺台北說教所

1899年淨土真宗大谷派在府前街2丁目27番戶設立台北說教所,也就是台北最早的東本願寺,大約就在照片中挖土機的位置。



延伸閱讀:東本願寺台北別院@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2016年度CPBL選秀會

今年選秀只能說沒大咖熱不起來,抽到狀元簽的統一獅第一輪選了培訓隊的內野手蘇智傑,義大犀牛選高中生外野砲申皓瑋,中信兄弟也是先選高中生,投打二刀流的陳琥,最後選的那米哥桃猿挑中培訓隊的捕手張閔勛。這次參加選秀的6位U23世界盃培訓隊國手全部獲選,高中應屆畢業生10名有7名中選,唯一有旅外經驗的林家慶卻落選了。

    統一獅 義大犀 中信象  拉米狗
第一輪 蘇智傑 申皓瑋 陳 琥  張閔勛
第二輪 陳傑憲 陳仕朋 詹子賢  楊岱均
第三輪 陳育軒 李宗賢 楊志龍  劉昱言
第四輪 王玉譜 陳明軒 吳東融  森榮鴻
第五輪 潘彥廷 張冠廷 林書逸  馮健庭
第六輪 林威志 吳蔚驊 陳子鴻  江忠垣
第七輪 林 航 劉家愷 陳文杰  鄭佳銘
第八輪 洪心騏 吳筌宏 李吳永衡 林知譽
第九輪     林志洋 黃稚峰
第十輪     潘庭豐 吳哲源



▲ 中信兄弟第3輪選中的楊志龍



延伸閱讀:2011年度CPBL選秀會@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2年度CPBL選秀會@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3年度CPBL選秀會@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4年度CPBL選秀會@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4年度CPBL季中選秀會@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5年度CPBL選秀會@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日進商會

日進商會位在台北市本町1丁目28及32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重慶南路一段86及88號。日進商會的老闆小林惣次郎是東京人,1872年出生,1897年來到台北城內開店賣棉製洋傘,西洋式傘骨搭上黑色傘布,看起來很像蝙蝠的翅膀,所以日本人把洋傘稱為蝙蝠傘,小林惣次郎靠著在台北賣蝙蝠傘賺到第一桶金,進而開拓棉布批發生意,棉布原料大半由對岸中國進口,織成布後銷售至台灣及日本各地,或出口賣回中國,台灣織的布品質佳,在中國頗為暢銷。當時台北兩大棉布商,就屬小林惣次郎的日進商會,以及重田榮治的菊元商行。


▲ 右邊的建築就是日進商會,上方誇大的山牆裝飾是其特色
 (圖片來源:臺北市區改築記念,1915年)

日進商會自1897年開業,36年以來都是保持獨資經營,直到1933年10月1日才變更為株式會社,資本額50萬元,營業項目登記為棉布、絹布、人絹(人造絹絲)、毛織物之買賣,以及織物原料品買賣、加工品販售。日進商會在1939年成立2家子會社,其一是將零售部門拆出,在台北市本町1丁目13番地另外成立丸菱商店,販售女裝和童裝等流行服飾;另一家是日進產業株式會社,負責原料產地開發及投資部分,經營項目為礦產物與纖維材料買賣及投資、土地開墾及植林、土地建物買賣及租賃、金融與有價證券買賣。


▲ 日進商會在照片左邊,可看到2樓外掛了3把洋傘當作裝飾
 (圖片來源:臺北市區改築記念,1915年)

小林惣次郎在1934年獲派擔任台北市協議員,隔年11月台灣第一次舉辦地方議員選舉,議員每屆任期為4年,台北市會議員共36名,其中一半為官派,多由公職人員兼任,剩下的18名議員才開放民選。小林惣次郎先在1935年10月擔任台北市本町區長,並在11月成為該屆的官派議員。1937年底的冬天,65歲的小林惣次郎突然中風,到日本療養了一陣子,稍微康復後又回到台北,1940年在大正町六條通的住家中過世。


▲ 舉辦台灣博覽會時本町通的裝飾,中間是日進商會
 (圖片來源:始政四十周年記念 臺灣博覽會協贊會誌,1939年)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紅色框框處是日進商會
 (圖片來源: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


▲ 原本日進商會建築被從中間切一刀,剩下左邊一半

原本日進商會的建築戰後被從中間隔一半,分為左右二戶,曾經是律師樓、旅館、書店、電氣行等許多用途,1993年歌林股份有限公司將右半邊買下,連同隔鄰的整排房子一起拆除,改建為歌林商業大樓,於1995年10月27日落成啟用。至於左半邊還在,目前1樓是百貨行,2樓賣助聽器,3樓則是國內知名劇團「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排練場。


▲ 日進商會左半邊3樓外觀現況,誇大的山牆裝飾已不在


▲ 日進商會的右半邊已拆除,改建為歌林商業大樓


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

山下金物店

山下金物店位在台北市本町2丁目43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重慶南路一段41號。山下金物店的老闆山下仙太郎是山口縣人,1901年來台北城內開金物店,金物店就是現在所說的五金行,只要是與金屬有關的東西,山下金物店都賣,有貴金屬、插花器具、西洋鐵板玻璃、建築五金、輕便鐵道用金屬製品、鏟子圓鍬十字鎬等土工及農用金屬器具、鐵材用器具等等。幾年後山下仙太郎的弟弟山下博信也來到台灣發展,在台中同樣是開金物店。


▲ 山下金物店外觀原貌,在2、3樓中間有個「丸(MARU)山」商標
 (圖片來源:臺北市區改築記念,1915年)

山下金物店搭上了1911年台北城內推動市區改正的列車,改建為3層樓的街屋,外牆1、2樓間有「山下金物店」的醒目招牌,2、3樓間有一個圓圈中間為「山」字,是山下金物店的商標。但是在1912年台灣發生霍亂大流行,基隆、台北、新竹、台中都傳出重症病例,6月14日已經不舒服好幾天的山下仙太郎上吐下洩不止,下午2點半家人將他送至高田醫院診斷結果,確定為感染霍亂,晚間轉送公立的城南醫院急救無效,隔天上午11點半死亡。


▲ 山下金物店在路口第2間,是3層樓的洋風建築
 (圖片來源:臺北市區改築記念,1915年)

山下仙太郎病逝後,弟弟山下博信北上接手經營山下金物店,並且整合台中支店,1919年10月改組為合名會社山下商店,繼續擴大營業項目,包括販售機械工具品、銅、黃銅、礦油、塗料品、工業藥品、鐵道用品、水道鐵管等。擴大營業後的山下商店需要較大空間,就搬到同一條路上往南邊100公尺的店面,地址是本町2丁目11番地。至於山下金物店原本的建築轉手給江田兄弟製靴店,門口招牌改掛「江田靴店」,丸山商標的山字也換成「江」字。


▲ 擴大營業的山下商店遷移至照片中間的兩間店面
 (圖片來源:臺北市區改築記念,1915年)

山下博信看準台灣邁向工業化,設立各種新式工場需要大量機械設備的商機,代理引進貝島化學工業、安川電氣、東京保溫材、日本特種鋼、大阪電氣、帝國機械等60幾家日本會社的技術和產品,販售發動機、電氣機械、工業用品,將山下商店經營的有聲有色,又陸續拓展事業版圖,投資成立山下興業株式會社、東京山下商事株式會社、大洋木材株式會社、東亞アスベスト(石綿)株式會社等子公司,在東京、大阪、奉天(瀋陽)、大連、新京(長春)、嘉義、高雄都有營業據點。

山下商店針對台灣工業需求,幫客戶尋找日本本土廠商研發生產材料設備,例如製糖工場過濾糖汁所用的濾過材,以往都要從國外進口,山下商店找了日本シリコンセル工業株式會社成功研發國產品,供應給台灣各家製糖工場;另一項是引進北辰電機製作所成功國產化的電氣式メーター(計量器),被大量用在台灣各工場機械設備的溫度計、流量計等,成為山下商店的主力產品。山下商店再於1939年12月20日發行股票,由合名會社改為株式會社。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紅色框框處是山下金物店
 (圖片來源: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

原本山下金物店的建築,在戰後陸續有新台灣體育用品社、五佳食品特產有限公司使用,現在是建弘書局。至於原本山下商店的建築,在戰後武昌街由重慶南路打通至懷寧街時已被拆除,變成道路了。


▲ 山下金物店建築外觀現況,原本的紅磚都被包住


▲ 山下金物店建築的亭仔腳還留有圓拱


▲ 原本山下商店的建築已拆除,成為武昌街


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球庭路

高雄市的球庭路為什麼叫球庭呢?



因為日本時代這裡有一座グラウンド(ground),グラウンド在日文為戶外活動場地的意思,可以是運動場、競技場、球技場、野球場等等用途。


▲ 1937年高雄市街計劃圖,塗黃色的那一條是球庭路
 (圖片來源:高雄市百年歷史地圖

相對於高雄市西子灣的グラウンド被稱為西球場,這座位在大港埔的グラウンド又被稱為東球場。


▲ 現在的電子地圖,塗黃色的那一條是球庭路



延伸閱讀:高雄市立棒球場@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小島屋

小島屋位在台北市榮町2丁目21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衡陽路30號。小島屋的老闆小島伊七是熊本人,1862年出生,1896年就到台北城內開設小島屋商店,販賣日用品、化粧品、歐美雜貨等物品,稱得上是全台灣第一家和洋小間物商店,小島屋在1910年配合台北城內推動的市區改正,將店舖翻新為2層樓高的近代建築式樣,1、2樓間外牆原有「小島本店」、「歐米雜貨」、「小間物商」等字樣,中央上方山牆上寫著小島的羅馬拼音「KOJIMA」。


▲ 小島屋外觀原貌,山牆上有「KOJIMA」的字樣
 (圖片來源:臺北市區改築記念,1915年)

小島屋標榜歐米雜貨都是從一流會社進口的高級品,販售的商品有女性消費者喜歡的化粧品,有寶石、翡翠、珊瑚、戒指、手環、頭飾等珠寶飾品,有雨傘、陽傘等日用品,也有賣和服用的配件,例如腰帶、帶止、半衿、帶揚;販售的男性用品則有襯衫、領帶、手提包,還有各種帽子,例如中折帽、鳥打帽、貝雷帽(béret)。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紅色框框處是小島屋
 (圖片來源: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

小島屋建築在戰後被從中間隔一半,分為二戶,許多店家曾經進駐使用過,例如進口外文書有名的虹橋書店,知名的白光攝影總社也曾在2樓,還有同泰銀樓、正興老茶莊、東方藝品社、匯芳家俱行、老慶芳銀樓等等,現在只剩一家魚翅肉羹還在營業。


▲ 小島屋建築外觀現況,從中間被剖半一分為二


▲ 建築物西半邊的2樓屋頂已經完全傾頹


▲ 小島屋建築2樓現況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台北城內街道

日本時代台北城內街道有慣用的名稱,開封街一段以前叫寶通,漢口街一段以前叫中通,武昌街一段以前叫春日通,永綏街以前叫公會堂通,沅陵街以前叫都通。



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一六軒

一六軒本店位在台北市本町1丁目14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重慶南路一段103號。一六軒是台北著名的和洋菓子店,店主是森平太郎,森平太郎1869年出生於日本佐賀,渡海來台後開設一六軒菓子店,自製的手工和菓子風味絕佳,廣受喜愛,生意在台北各家菓子店名列前茅,但森平太郎並不以此為滿足,更進一步開設新高製菓商會,將一六軒店面交給妻女照料,自己則投入研發能夠用機器大量生產,保存期限更長久的洋菓子,開創自有品牌的糖果、巧克力、飲料,也推出泡泡糖,不僅是台灣第一,也是日本國產泡泡糖的先驅。


▲ 一六軒建築是1912年台北城內推動市區改正的街屋
 (圖片來源:臺北市區改築記念,1915年)

一六軒除了位在本町通的本店之外,在台北市新起町1丁目22番地設有分店,在南門市場內設有販賣店。流行喝咖啡吃甜點的昭和時代,一六軒也趕上潮流,將本店2樓重新裝潢開設新高喫茶店,3樓改裝為可辦宴會、聚會的場所,1928年租下西門町市場八角堂2樓,開食堂與喫茶部,供應餐點、菓子、咖啡、茶、啤酒等等。至於森平太郎創辦的新高製菓商會,台北工場位在古亭市場旁,地址是台北市古亭町180番地,並且成功進軍日本本土,陸續在東京、大阪設立大型工場,就連在滿洲的大連、奉天,還有中國的上海也都設有工場,開拓中國大陸的糖果市場。

新高製菓以台灣的獨資商會反攻日本本土市場,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跟森永製菓、明治製菓、江崎グリコ等大型株式會社相抗衡,且能與森永、明治並列為日本戰前三大菓子製造商,實在是不簡單。新高製菓商會最具台灣特色的產品是バナナキャラメル(香蕉牛奶糖),推出後大受好評,販售通路遍及日本、台灣和滿州,還有バナナゼリー也是日本人超愛的台灣特色產品;新高製菓生產的風船チウインガム(泡泡糖),趁著1931年美國職棒大聯盟明星隊東京表演賽期間大打廣告,掀起嚼口香糖吹大泡泡的熱潮;至於鐵罐裝的新高ドロップ,罐子裡面一顆顆色彩繽紛的硬水果糖,更是無數日本阿公阿媽兒時的甜美回憶。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紅色框框處是一六軒本店
 (圖片來源: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

一六軒本店建築戰後成了資生西藥房,做西藥進口批發生意,後來改為資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從事藥品藥材批發與製造,該公司目前已解散。


▲ 一六軒本店建築外觀現況,立面拉高為4樓


▲ 騎樓還可看見原本建築的圓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