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位於台北市大龍峒町212番地,塵芥就是垃圾,塵芥燒却場也就是垃圾焚化廠。1930年代台北市人口約30萬餘人,每天產生的垃圾量約有2萬7,500貫,貫是重量單位,1貫等於3.75公斤,換算每天垃圾量大約100公噸,當時台北市有120名清潔隊員,用人力車穿梭於台北市區收集垃圾,在還沒興建燒却場之前,垃圾堆置於萬華、龍口町、下奎府町、蓬萊町、宮前町及東門町等6處塵芥捨場。1932年1月台北市役所提出興建塵芥燒却場的計畫,原先規劃在大龍峒町、柳町和大安3處興建塵芥燒却場,經過一番討論,大龍峒町和大安2處地點不變,柳町則改至龍口町。
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是台北市第一座垃圾焚化廠,於1932年10月4日完工啟用,興建費用為3萬2,039圓,採用岩本式燒却爐株式會社生產的特許岩本式自然通風爐,燒却能力為1日1萬貫,3火床1爐,一共有4個爐,爐高11尺6寸5分,長75尺2寸5分,寬16尺2寸5分,4爐相互連結,共用1個鋼筋混凝土造的煙囪,煙囪高120尺,底部直徑7尺,頂部直徑4尺5寸,煙囪頂裝有避雷針1支。另有鋼筋混凝土造仕込台1座,以斜坡道連結以方便投入垃圾。
▲ 台北市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外觀
(圖片來源:臺北市衛生施設要覽,1938年)
▲ 岩本式塵芥燒却爐設計圖
(圖片來源:台灣總督府檔案 昭和7年度借入金關係書類第11卷)
▲ 岩本式塵芥燒却爐設計圖
(圖片來源:台灣總督府檔案 昭和7年度借入金關係書類第11卷)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林小昇用紅色圈出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該處現在是樹德公園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周圍住進了大批外地移民,靠著在垃圾堆裡撿拾可用資源以賺取微薄收入,該處被稱為垃圾嶺,衛生環境惡劣。台北市政府於1964年至1967年間,先在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的東側和南側陸續興建了3期小坪數的低價平民國宅,1973年再將垃圾堆全部剷平清空,原大龍峒町塵芥燒却場改闢建為樹德公園。早期樹德公園內龍蛇雜處,流氓和毒蟲充斥,而成為治安死角。自2000年以來社區營造意識興起,樹德公園也於2002年3月進行環境改造工程,打掉封閉式圍牆成為開放空間,增設多功能表演台,及溜滑梯等組合式兒童遊具,希望將公園還給社區。
▲ 改造後的台北市樹德公園
延伸閱讀:龍口町塵芥燒却場@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1935年台北市塵芥燒卻場@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這是一段很珍貴但是鮮為人知的歷史,非常謝謝您的資料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