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農業試驗所

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位於台北市富田町329番地,農業試驗所的前身是台北農事試驗場,台灣總督府於1901年12月20日公布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規程,分台北、台中及台南3處設立農事試驗場,從事農產與畜產的增殖改良,和養蠶相關的試驗工作,並辦理農事講習,招收18歲以上、身體強健、識字、家中有2甲以上田地且從事農業勞動的台灣人,傳授農事學理與技藝,授課期間為1年,由農業試驗場提供住宿,但餐飲被服文具必須自理,是台灣最早的農業教育機構。

台北農事試驗場原位於台北市東門外,現在是台大醫院新館的地方,1903年5月16日才搬到台北廳大加蚋堡頂內埔庄,也就是後來改為富田町的新址,同年11月17日再合併台中及台南的農事試驗場,集中於台北成立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由藤根吉春擔任首任的場長,同樣辦理農、畜產增殖改良和養蠶的試驗工作,以及招收農事講習生,報名資格改為家中田地只要1甲以上,但必須至少讀到公學校五年級的學歷,授課期間延長為2年。農事試驗場接著又開辦獸醫講習和林業講習,已開始具有農業學校的雛形。

隨著業務越來越多,農事試驗場內部於1908年7月23日開始劃分為種藝、農藝化學、昆蟲、植物病理、畜產、教育及庶務等7個部,分別掌理轄管業務。而農事試驗場的教育課程於1911年也改良為豫科、農科和獸醫科,後來又增加蠶業科,授業期程豫科1年、農科和蠶業科2年、獸醫科3年,若報名人數超過預定招收人數,還須加考國語和算術。另外,1919年4月18日成立台灣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初期只招收3年制的豫科,3年後改制為台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並遷入農事試驗場全面取代原本的農事講習,招收豫科、農業科及林業科學生。

台灣總督府於1921年8月2日修正中央研究所官制,農事試驗場與糖業試驗場、茶樹栽培試驗場、園藝試驗場、種畜場等研究機構被一起整併為中央研究所的農業部,農業部底下設有種藝、農藝化學、植物病理、應用動物及畜產等5科,仍使用台北市富田町原農事試驗場廳舍和試驗場,並且是與高等農林學校一起共用。嗣後中央研究所於1939年4月28日裁撤,農業部改制為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下轄育種農藝、農藝化學、病理昆蟲、畜產、園藝等5科和總務課。

而高等農林學校於1927年5月20日改名為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農林學校,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成立之後,則被併入成為台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後於1943年脫離台北帝國大學,遷往台中市,改制為台灣總督府台中高等農林學校,即現在的國立中興大學前身。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改為台灣省農業試驗所,直隸於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9年改隸屬於台灣省政府農林廳轄下。後來隨著台北市都市發展,原址已不足以因應現代農業試驗研究之需,遂於1977年12月搬遷至台中縣霧峰鄉,之後處分土地予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等機關學校,農業試驗所原廳舍位置現為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區營業處。


▲ 由蟾蜍山上向下望,照片右邊的建築物是農業試驗所廳舍
 (圖片來源:臺北高農林學科第一回卒業記念アルバム,1928年)


▲ 農業試驗所廳舍,也曾是台北高等農林學校的校舍
 (圖片來源:米穀大會記念寫真帖,1935年)


▲ 再更早之前是農業試驗場的廳舍
 (圖片來源: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創立十年紀念,1913年)


▲ 農業試驗所廳舍前的小圓環,有1座藤根吉春的胸像
 (圖片來源:臺北高農農學科第四回卒業紀念寫真帳,1928年)


▲ 畢業生在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第一代場長藤根吉春的胸像前合照
 (圖片來源:臺北高農林學科第一回卒業記念アルバム,1928年)


▲ 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昆蟲部,興建於1903年
 (圖片來源: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創立十年紀念,1913年)


▲ 裕仁皇太子參觀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後面這棟房子現在還在
 (圖片來源:行啟記念寫真帖,1923年)


▲ 1936年的台北市地圖,林小昇用紅色標出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廳舍的位置
 (圖片來源:改正臺北市全圖,1936年)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今昔差異


▲ 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昆蟲部,在農業試驗所廳舍對面


▲ 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昆蟲部最早是台北農事試驗場廳舍


▲ 目前是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在使用

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

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位於台北市表町1丁目2番地之1及之3,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台北市襄陽路25號。該建築有3層樓高,敷地面積547坪2合,建築總坪數為545平2合,包括有營業室214坪3合、金庫51坪3合、附屬家195坪3合和亭仔腳84坪3合。其外觀有類似埃及神殿的巨大圓柱,其樑柱構架系統係採鋼骨鋼筋混凝土造,並以大型桁架屋頂,建構出挑高且大跨距的營業大廳空間。

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於1933年完工,是由該行的建築課自行設計與監造,並由株式會社大林組承攬建築工事,高進商會承包電氣工事,荏原製作所承攬冷房裝置工事,海野商會承攬泵工事,堀內商會承攬衛生工事,電梯工事則由日本エレベター會社施作。


▲ 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西南側轉角,額枋上八角框內有渦捲紋裝飾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5輯 第6號,1933年)

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的建築外觀以古典建築元素為基礎,有寬厚的壁柱與檐牆,建築外部的根石、窗台石及段石是採用日本德山產的花崗石,玄關周圍和窗戶上部用的是日本長州產大理石,其餘外牆則為人造仿石材,是使用田中式的預鑄洗石子水泥版,採吊掛工法施作,搭配柱頭、牆體、檐口及女兒牆上的裝飾紋樣與各式浮雕裝飾。外觀厚重的高大古典式柱列,加上山牆上的獸頭浮雕和捲曲植物紋樣作裝飾,給人暨穩重又神秘的奇幻感覺。


▲ 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南面有如埃及神廟的粗大圓柱,柱高約9公尺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5輯 第6號,1933年)

日本國會於1896年4月20日通過日本勸業銀行法,目的是為了振興產業,對於農工產業改良給予長期融資,主要對象為地方公共團體用於開闢耕地、農道及水路的費用,並提供長期低利的農業開發資金等。1897年6月7日依法創立日本勸業銀行,7月12日登記設立,資本額為1,000萬円,8月2日正式開業,本店位於東京都麴町區內山下町1丁目1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東京都千代田區內幸町1丁目1番5號,並於大阪設有支店。而在台灣方面,該行於1905年與台灣銀行簽訂代理契約,由台灣銀行代理在台灣對農業開發的融資業務。

日本勸業銀行成立之初,在日本的各府、縣等地方層級,是依據農工銀行法,設立各縣的農工銀行。而1922年4月22日日本國會通過日本勸業銀行及農工銀行合併關係法,簡稱勸農合併法,係將原本各縣單獨成立的農工銀行,陸續吸收合併成為日本勸業銀行的支店。因此,日本勸業銀行遂於1923年解除與台灣銀行的代理關係,正式於台北設立支店,1928年又在台南開設支店,隨後逐漸擴大在台灣的業務,陸續在高雄、新竹、台中開設支店,以完成在當時台灣5個州的州廳所在地都有其支店。


▲ 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大廳採大尺度挑高設計,相當華麗氣派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5輯 第6號,1933年)

從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的室內配置來看,進入大門後是客溜,內有寬敞的營業室,而營業室最裡面隔出1間支店長應接室,有一扇窗戶可以讓支店長看到整個營業室的情況。1樓西北側是金庫室、冷房機械室和鑑定圖書室,東側有3間應接室,東北側為附屬家,內有小使室、更衣室、浴室、便所等。附屬家的2樓配置有會議室、食堂和廚房,3樓則為俱樂部。

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和台南支店的建築,根本就是孿生兄弟,該行建築課應該是用同一套設計圖稍微修改而已,主要形式都相同,但外牆裝飾和浮雕式樣略有差異。可惜台南支店的西側,後來因忠義路道路拓寬,削去原本的亭仔腳,使得轉角兩側失去對稱性。


▲ 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戰後曾經是台灣土地銀行總行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在1946年5月11日先成立日本勸業銀行在台支店監理委員會,進行監理工作,同年6月1日結束監理工作,隨即改為台灣土地銀行籌備處,接收日本勸業銀行在台灣的資產,並納入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的土地資產,於1946年9月1日改制成立台灣土地銀行,為省屬行庫,指定其辦理土地金融兼農業信用業務。總行就設立於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而原本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的支店改成為分行。

而在日本,1950年4月盟軍總司令部廢止了日本勸業銀行法,日本勸業銀行於同年5月10日轉為普通的商業銀行。有趣的是,日本勸業銀行1953年2月又回到台北設立聯絡事務所,卻已無法回自己蓋的房子。1959年3月26日該行的台北聯絡事務所獲准升格,同年9月10日正式成立台北分行,成為戰後最早在台灣設立分行的外商銀行。1971年日本勸業銀行與第一銀行合併,改名為第一勸業銀行,又經數次合併分割,現在則是みずほ銀行,也就是瑞穗實業銀行,目前在台北、台中及高雄等地設有分行。


▲ 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現在是台灣博物館土銀展館

1974年台灣土地銀行為增加使用空間,將原本挑高的營業大廳,增加樓版隔為3層,不過辦公空間仍然不夠,便於租用附近的建業大樓和懷寧大樓充作辦公室。台灣土地銀行於1988年向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買下隔壁原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台北支店,打算一併拆除,用來蓋一棟16層的新總行大樓。所幸經文化界人士搶救,該建築才得以保存下來,內政部於1991年5月24日公告其為古蹟,之後則處於閒置狀態。2002年曾傳出以生產水晶肥皂發跡的南僑集團董事長陳飛龍,打算租下經營德式啤酒餐廳,卻未能獲得有關單位同意。

台灣土地銀行於1998年12月21日因應精省改隸國營,後又為配合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2003年7月1日改制為台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並於隔年5月21日改制為公開發行股票公司。2007年1月台灣土地銀行與台灣博物館合作修復該棟建築,拆掉後期在營業大廳所增建的樓版,恢復其原本樣貌。目前委由台灣博物館代管營運,成為台灣博物館的土銀展示館,已於2010年1月31日正式對外開放。


▲ 窗戶為鐵製上下推拉窗框,並鑲嵌六角網目鐵絲壓花玻璃,兼具防盜與防爆功能


▲ 亭仔腳屋頂的雕花和燈飾


▲ 大廳天花板的石膏飾板是重要的修復項目,過程最為繁複


▲ 台灣博物館土銀展館大廳正舉辦古生物大展


▲ 挑高的博物館大廳搭配恐龍骨頭最適合


▲ 有看過博物館驚魂夜就知道,過了午夜12點恐龍會活起來

這篇是舊文了,原寫於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林小昇之福爾摩沙大探索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1944年總督府所屬研究機構

林小昇最近常查台灣總督府直屬研究機構的資料,乾脆把1944年的研究機構、地址和主管人員給整理起來:

◎農業試驗所      台北市富田町三二九         所長 磯永吉
 育種農藝科                        科長 加茂巖
 農藝化學科                        科長 大野成雄
 病理昆蟲科                        科長 三輪勇四郎
 畜產科                          科長 蒔田德義
 園藝科                          科長 加茂巖
 總務課                          課長 矢野榮治
 士林園藝試驗支所   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福德洋      支所長 平野昇一
 平鎮茶葉試驗支所   新竹州中壢郡楊梅街草湳坡字坡心三三 支所長 大野成雄
 魚池紅茶試驗支所   台中州新高郡魚池庄水社       支所長 新井耕吉郎
 嘉義農業試驗支所   台南州嘉義市山子頂         支所長 加茂巖
 嘉義畜產試驗支所   台南州嘉義市紅毛埤         支所長 蒔田德義
 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支所 高雄州鳳山郡鳥松庄鳥松       支所長 鹽入英次
 恆春畜產試驗支所   高雄州恆春郡恆春街鵝鑾鼻二六0   支所長 葛野淺太郎
 台東熱帶農業試驗支所 台東廳台東街北町          支所長 貴島豐智

◎林業試驗所      台北市南門町六丁目         所長 上野忠貞
 殖育部                          部長 飯塚肇
 施業部                          部長 上野忠貞
 木材部                          部長 高橋四十夫
 林產部                          部長 天野正名
 バルプ部                         部長 野仲忠彥
 南方調查室                        技師 山田金治
 庶務課                          課長 荻原正作
 蓮華池支所      台中州新高郡魚池庄蓮華池      支所長 佐藤忠夫
 中埔支所       台南州嘉義郡中埔庄竹頭崎      支所長 金井國夫
 恆春支所       高雄州恆春郡恆春街鵝鑾鼻      支所長 山田金治
 マリブル支所      台東廳太麻里            支所長 芝田隆雄

◎工業研究所      台北市幸町             所長 池田鐵作
 有機化學工業部                      部長 市川信敏
 無機化學工業部                      部長 中塚佑一
 發酵工業部                        部長 池田鐵作
 分析化學部                        部長 岩村新
 總務課                          課長 井上正夫

◎糖業研究所      台南市竹篙厝            所長 山崎守正
 育種科                          科長 中村迎
 耕種科                          科長 山崎守正
 製糖化學科                        科長 今木喬
 農藝化學科                        科長 齊藤鐵造
 病理科                          科長 桐生知次郎
 昆蟲科                          科長 高野秀三
 無水酒精科                        科長 鈴木信一
 纖維化學科                        科長 今木喬
 農場                           農場長 武田元溢
 庶務課                          課長 川上正澄

◎天然瓦斯研究所    新竹市赤土崎三五三         所長 小川亭
 第一部                          部長 小川亭
 第二部                          部長 庄野信司
 第三部                          部長 小倉豐二郎
 庶務課                          課長 平野三郎

◎水產試驗所      基隆市社寮町六七          所長 鐵本總吾
 漁撈科                          科長 安原良男
 海洋科                          科長 中村廣司
 水產加工科                        科長 鐵本總吾
 養殖科                          科長 日高武逵
 庶務課                          課長 則元庸一
 台南支所       台南市上鯤身            支所長 日高武逵
 高雄支所       高雄市戲獅甲            支所長 鐵本總吾

同場加映1944年台北帝國大學所屬的幾個研究所:

◎熱帶醫學研究所    台北市幸町             所長 下條久馬一
 熱帶病學科                        科長 宮原初男
 熱帶衛生學科                       科長 富士貞吉
 細菌血清學科                       科長 岸田秋彥
 化學科                          科長 野副鐵男
 厚生醫學科                        科長 曾田長宗
 庶務課                          課長 鶴丸太八
 士林支所       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福德洋山子腳   支所長 下條久馬一
 台中支所       台中市利國町            支所長 小林謙司
 台南支所       台南州鹽埕町            支所長 小林謙司

◎南方人文研究所    台北市富田町台北帝國大學內     所長 移川子之藏
 第一部                          部長 小幡清金
 第二部                          部長 久野芳隆

◎南方資源科學研究所  台北市富田町台北帝國大學內     所長 濱口榮次郎
 第一部                          部長 後藤一雄
 第二部                          部長 馬場為二
 實驗所        海南島榆林             實驗所長 平坂恭介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位於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福德洋山子腳,土地面積有5,750坪,建築群包括本館、培養基室、小動物舍、馬廄、糧庫、採血作業室及瓦斯發生室等,新建工程是由總督官房營繕課負責設計與監造,於1936年11月27日動工興建,至1939年4月15日竣工啟用,主要工程分別由中村孝三開設的中村工務店和陳來成承攬,另外還有高進商會承包電氣工程、金吉商會承包水道工程、共益社承包冷凍設備工程,瓦斯設備則由東亞商工承攬安裝。

熱帶醫學研究所前身為台灣總督府研究所衛生部,台灣總督府研究所成立於1909年4月1日,掌理殖產及衛生上的研究、調查及試驗等相關事宜,首任所長是由台灣醫學校校長高木友枝兼任,下轄化學及衛生學等2部,衛生學部有下列幾個主要研究方向:1.細菌學及原生動物學;2.傳染病的病原、病理、預防法及治療法;3.熱帶地區衛生;4.藥物學及毒物學;5.家畜傳染病及殖產上之細菌;6.水質細菌學;7.其他衛生相關研究。

而後為了整合全台灣各研究機構,俾利統一運用研究資源,台灣總督府研究所於1921年8月2日擴大編制為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首任所長由總督府總務長官賀來佐賀太郎兼任,下轄農業部、林業部、工業部、衛生部及庶務課。衛生部的研究方向有:1.細菌學及原生動物學;2.傳染病、寄生蟲病的病原、病理、預防法及治療法;3.熱帶地區衛生;4.實驗病理學;5.衛生化學;6.血清、痘苗及細菌學預防治療品之製造;7.醫療用品之檢查;8.其他衛生相關研究。

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於1939年4月裁撤,原中央研究所衛生部改制為熱帶醫學研究所,附設於台北帝國大學之下,專門從事熱帶之醫學、藥事及衛生之研究、調查、試驗、分析、鑑定及檢定,並舉辦講習、談話及實地指導。熱帶醫學研究所另設有士林支所、台中支所及台南支所,士林支所專攻細菌學的預防治療品等之研究、調查或試驗結果的物料之製造及配付相關事務,至於台中及台南支所則掌理醫事及藥物試驗、檢定及封緘等工作。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正面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 由山坡上俯瞰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2樓的ヂフテリー第一室內部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1樓的蛇毒第一室內部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內配置有事務室、圖書室、應接室、技師室、技手室、宿直室、機械室、冷藏室、リフト室、暗室、毒蛇第一及第二室、破傷風第一及第二室、乾燥血清室、フランキ室、培養基室、ヂフテリー第一、第二、第三室、流腦第一及第二室、チブス室、培養室準備室、溶媒精製室、天秤室兼分析室、アンプール室、包裝室等。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1樓平面圖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2樓平面圖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全區配置圖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原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的建築只剩本館沒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熱帶醫學研究所隨台北帝國大學改隸屬於台灣大學,士林支所仍繼續從事於血清疫苗之研究,及生產台灣所需之疫苗。但是在1949年國民黨軍敗逃到台灣後,蔣介石看上隔壁農業研究所士林園藝試驗支所環境清幽,後有劍潭山做為屏障,便強佔該處為住所,連帶周圍地區多處被劃為軍區,軍方硬把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趕走,該處從此成為憲兵營區,改稱梅莊,負責保護蔣介石住所的警衛工作。直到近年台灣精簡兵力,憲兵營才搬離梅莊,已重新裝修規劃為參謀總長官舍之用。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大門外觀現況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外觀現況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大光街

台北市士林區有一條迷你的街道,名為大光街,長度約莫50公尺,寬度不及2公尺,而且還是條無尾街,真是稀奇。


▲ 大光街的路牌


▲ 整條大光街就這樣子而已,盡頭是一棟大樓的背後

不知道台北市還有沒有比大光街更迷你的街道?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工業研究所

台北市長郝龍斌在選舉前拋出遷移空軍總部,改建為社會住宅的議題,引發各界爭議。但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人知道,這塊地曾經是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

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前身是中央研究所的工業部。中央研究所位於台北市幸町1番地,成立於1921年8月2日,其是由原本於1909年4月1日成立的台灣總督府研究所,再加入農事試驗場、糖業試驗場、茶樹栽培試驗場、園藝試驗場、種畜場、林業試驗場等研究機構擴編而成。中央研究所下轄農業部、林業部、工業部、衛生部等4個研究部門,以及負責行政事務的庶務課,首任所長由總督府總務長官賀來佐賀太郎兼任,為當時台灣最高等級之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


▲ 中央研究所位於台北市幸町1番地
 (圖片來源:台灣酒專賣史 上卷,1941年)

中央研究所工業部轄下分設化學工業、電氣化學和釀造等3科,研究方向著重於食品化學和釀造學,以及工業物資鑑定。總督府於1939年4月28日撤廢中央研究所,將原本的農業、林業、工業及衛生4部,分別改制為農業試驗所、林業試驗所、工業研究所及熱帶醫學研究所,工業研究所和熱帶醫學研究所繼續使用原本中央研究所在台北市幸町1番地的廳舍,農業試驗所和林業試驗所則遷出。1940年工業研究所另覓土地,於台北市大安十二甲興建新廳舍,先完成貳號館1棟,之後卻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事吃緊,後續計畫之各廳舍無法完成興建。


▲ 工業研究所新營工事敷地位於台北市大安十二甲,只完成了貳號館1棟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4號,1941年)


▲ 工業研究所土地於1949年被軍方強佔,現在是空軍總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於1946年1月改制為台灣省工業研究所,由陳華洲擔任所長。因原本中央研究所廳舍在戰爭中已被美軍炸毀,台灣省工業研究所使用的是位於大安十二甲的貳號館新廳舍,但1949年國民黨軍從中國敗退到台灣後,軍方硬把工業研究所趕走,強佔該地,該處目前是空軍總部。附帶一提,這位工業研究所的所長陳華洲,後來也擔任國立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的系主任,卻因為和雷震交情頗深,在1959年7月18日發生的武漢大旅社案中,被調查局羅織殺人罪名逮捕,遭刑求死於看守所。


▲ 空軍總部位在台北市仁愛路黃金地段,近年屢有遷移之議


(2014年4月5日補充)原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廳舍並無在戰爭中被美軍炸毀,特此更正。

延伸閱讀:再探工業研究所@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農業試驗所@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黑暗的一天

今天跆拳道國手楊淑君在亞運會被流氓國家做掉比賽資格,是台灣的運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根據蘋果日報的報導,楊淑君在首回合僅剩12秒,以9比0大幅領先越南對手武氏厚時,大會技術委員、中國籍亞洲跆拳道聯盟副祕書長趙磊,要求韓裔菲律賓籍大會裁判長洪性天中止比賽,隨後以「楊淑君腳上穿的電子感應襪不符規定」為由,判楊淑君失格,取消參賽資格。


▲ 楊淑君被中國的亞洲跆拳道聯盟副祕書長做掉比賽資格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高雄市立棒球場

在網路上查高雄市立德棒球場的興建年代,大都只寫日治時期,始終找不到明確的答案,但戰前高雄市的野球場應該是在球庭路旁,也就是現在捷運美麗島站附近,若說立德棒球場興建於日治時期,顯然有問題。


▲ Google Earth 衛星圖,棒球場在市中一路旺盛街口


▲ 1944年美軍偵察機拍攝的照片,同一地點並沒有棒球場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台灣1944-1945航空照片

由1944年美軍拍攝的照片佐證,高雄市立德棒球場應該是戰後才興建。

再由搜尋舊報紙下手,1952年的報紙寫到「國軍中正杯球賽海軍總預賽,定於9月9日上午9時在海軍體育場揭幕,除棒球假高雄市體育場舉行外,餘皆在海軍體育場比賽」,當時棒球比賽場地是高雄市體育場,也就是現在的仁愛公園,而1954年的報紙寫到「第3屆金像獎棒球賽,9月1日在高市棒球場舉行揭幕典禮」,是報紙上第1次出現高市棒球場,另外在1955年的報紙寫到「國軍中正杯棒球錦標賽,於3月25日上午9時在高雄市棒球場舉行揭幕典禮」,1956年的報紙寫到「日本明治大學棒球隊1月14日下午3時在高市棒球場與台灣聯隊作第7次比賽」,之後大致每年都可以找到高雄市立棒球場的報導。

所以林小昇推測,高雄市立德棒球場的興建年代應該是在1954年。

至於1974年高雄市立棒球場改名為立德棒球場,是為了慶祝高雄立德少棒隊在第28屆威廉波特少棒賽奪得冠軍。根據世界少棒聯盟規定,參賽球隊應是以社區俱樂部的形式組隊,但當時中華民國剛被趕出聯合國,為了拼面子,都是偷吃步組明星聯隊參加比賽,該年的立德少棒隊是以河濱國小為主體,再加上其他學校的好手組成,例如隊中後來打過三商虎的陳正中是鼓山國小的學生,打過味全龍的張見發則就讀旗津國小。此外,河濱國小原本並無少棒隊,創隊之初球員都是從附近的三民國小挖角而來。

因為河濱國小位於高雄市三民區立德里,所以取名為高雄市立德少棒隊。該隊先是在1974年的第6屆全國少棒選拔賽中,以6戰全勝的成績,擊敗台北市北區、新竹縣強風、台中市神虎、彰化縣威虎、台南市府城、花蓮縣榮工等隊,接著又以5戰全勝的成績,擊敗韓國、關島、日本、香港及菲律賓,獲得世界少棒錦標賽遠東區的冠軍,取得進軍威廉波特的資格,最後再以3戰全勝拿下世界少棒冠軍。

2009年高雄市政府舉辦世界運動會,立德棒球場為配合作為女子壘球的比賽場地而重新改建,展現完全不同的風貌。


▲ 高雄市立德棒球場大門,地址是市中一路217號


▲ 改建前的高雄市立德棒球場,觀眾席有如大型鳥籠


▲ 改建後的高雄市立德棒球場,更新了內野觀眾席頂棚


▲ 新的內野觀眾席頂棚呈波浪狀,造型相當特殊


▲ 改建前的高雄市立德棒球場,一場球賽下來肯定是坐到屁股痛


▲ 改建後的高雄市立德棒球場,觀眾席全面安裝新座椅


▲ 改建前的高雄市立德棒球場,外野觀眾席也有頂棚


▲ 改建後的高雄市立德棒球場,外野觀眾席全都拆掉了


▲ 拆除外野觀眾席堆成草皮小土丘,成為愛河畔的開放空間


▲ 立德棒球場改建前的棒球員塑像,已經長眠在外野土丘裡了


▲ 仰望棒球場的天空,台灣棒球加油!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