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位於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福德洋山子腳,土地面積有5,750坪,建築群包括本館、培養基室、小動物舍、馬廄、糧庫、採血作業室及瓦斯發生室等,新建工程是由總督官房營繕課負責設計與監造,於1936年11月27日動工興建,至1939年4月15日竣工啟用,主要工程分別由中村孝三開設的中村工務店和陳來成承攬,另外還有高進商會承包電氣工程、金吉商會承包水道工程、共益社承包冷凍設備工程,瓦斯設備則由東亞商工承攬安裝。
熱帶醫學研究所前身為台灣總督府研究所衛生部,台灣總督府研究所成立於1909年4月1日,掌理殖產及衛生上的研究、調查及試驗等相關事宜,首任所長是由台灣醫學校校長高木友枝兼任,下轄化學及衛生學等2部,衛生學部有下列幾個主要研究方向:1.細菌學及原生動物學;2.傳染病的病原、病理、預防法及治療法;3.熱帶地區衛生;4.藥物學及毒物學;5.家畜傳染病及殖產上之細菌;6.水質細菌學;7.其他衛生相關研究。
而後為了整合全台灣各研究機構,俾利統一運用研究資源,台灣總督府研究所於1921年8月2日擴大編制為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首任所長由總督府總務長官賀來佐賀太郎兼任,下轄農業部、林業部、工業部、衛生部及庶務課。衛生部的研究方向有:1.細菌學及原生動物學;2.傳染病、寄生蟲病的病原、病理、預防法及治療法;3.熱帶地區衛生;4.實驗病理學;5.衛生化學;6.血清、痘苗及細菌學預防治療品之製造;7.醫療用品之檢查;8.其他衛生相關研究。
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於1939年4月裁撤,原中央研究所衛生部改制為熱帶醫學研究所,附設於台北帝國大學之下,專門從事熱帶之醫學、藥事及衛生之研究、調查、試驗、分析、鑑定及檢定,並舉辦講習、談話及實地指導。熱帶醫學研究所另設有士林支所、台中支所及台南支所,士林支所專攻細菌學的預防治療品等之研究、調查或試驗結果的物料之製造及配付相關事務,至於台中及台南支所則掌理醫事及藥物試驗、檢定及封緘等工作。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正面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 由山坡上俯瞰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2樓的ヂフテリー第一室內部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1樓的蛇毒第一室內部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內配置有事務室、圖書室、應接室、技師室、技手室、宿直室、機械室、冷藏室、リフト室、暗室、毒蛇第一及第二室、破傷風第一及第二室、乾燥血清室、フランキ室、培養基室、ヂフテリー第一、第二、第三室、流腦第一及第二室、チブス室、培養室準備室、溶媒精製室、天秤室兼分析室、アンプール室、包裝室等。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1樓平面圖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2樓平面圖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全區配置圖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原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的建築只剩本館沒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熱帶醫學研究所隨台北帝國大學改隸屬於台灣大學,士林支所仍繼續從事於血清疫苗之研究,及生產台灣所需之疫苗。但是在1949年國民黨軍敗逃到台灣後,蔣介石看上隔壁農業研究所士林園藝試驗支所環境清幽,後有劍潭山做為屏障,便強佔該處為住所,連帶周圍地區多處被劃為軍區,軍方硬把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趕走,該處從此成為憲兵營區,改稱梅莊,負責保護蔣介石住所的警衛工作。直到近年台灣精簡兵力,憲兵營才搬離梅莊,已重新裝修規劃為參謀總長官舍之用。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大門外觀現況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外觀現況
這一棟建築,跟空總一樣,是我懷疑許久的,沒想到都跟總督府中央研究所的裁撤有關。之前我到文大上課時,每天校車都會經過這裡,我還在車上問過李乾朗這是啥建築,我懷疑是日本時代的。他說好像是軍方的,詳情不清楚。原來啊~原來啊~是這。
回覆刪除從小經過這邊就覺得這到底是什麼地方! 捷運通車後可以從較高的角度看到這建築! 今天終於才知道'梅莊'的身世!
回覆刪除可以借轉貼嗎?
回覆刪除請問您要轉貼到哪裡呢?
回覆刪除後憲論壇吧!!
回覆刪除可看看戰後曾在這棟建築服役的人的記憶。
後憲論壇的內容好充實,可惜我當兵不是憲兵。
回覆刪除貼個網址或連結如何?
沒問題
回覆刪除該網站轉貼沒附原始網址是會被刪除的
已經轉貼了, 謝謝!!
回覆刪除http://www.rocmp.org/viewthread.php?tid=33163&extra=&page=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