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赤十字病院

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病院隸屬於日本赤十字社臺灣支部的慈善醫療事業,提供一般民眾廉價的醫療服務,並作為總督府醫學校的教學醫院。赤十字病院由高木友枝擔任第1任院長,而高木友枝同時亦為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的校長、台北病院的院長以及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的副長,赤十字病院即是在高木友枝積極與總督府及赤十字社雙方交涉下,才能由官方提供土地,而與總督府醫學校校舍一併興建,於1905年7月15日正式舉行開院式。

第1代的赤十字病院位於台北市東門町6番地,佔地約1萬7,000坪,與總督府醫學校隔鄰,其土地是由總督府提供,由赤十字社台灣支部以10年為1期與總督府簽約借用,病院的營運也委由總督府辦理,職員多由醫學校兼任,條件為需提供醫學校學生實習之用。病院建築則由總督府官房營繕課小野木孝治技師設計,赤十字社台灣支部自行籌款興建,於1904年2月動工,包括興建本館1棟和病室2棟,病室先於1904年10月完工,本館則在隔年2月竣工,總工程費7萬5,000圓,其中3萬圓由日本本社補助,剩餘部分由台灣支部負擔。

赤十字病院本館為2層樓磚造建築,外型採文藝復興式樣,中央入口設有醒目的鐘塔,斜屋頂上頭開老虎窗,建築基礎抬高以防濕氣,1樓廣間的右側配置有受付室、事務室、外科病者待合室、診療室、準備室、手術室,左側為投藥所、調劑室、內科及眼科病者待合室、診療室、恥室、暗室,2樓則有藥局、應接室、宿值室、院長室、篤志看護婦人室、看護婦休息室、會議室、豫備室。至於2棟病室位於本館後側,為1層樓的平房建築,與本館之間以走廊相連。


▲ 左邊為第1代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病院本館,右邊為總督府醫學校
 (圖片來源:臺灣寫真帖,1908年)

而後為了配合台北帝國大學於1936年成立醫學部,同時合併臺北醫學專門學校(前身為總督府醫學校)成為附屬醫學專門部,需要擴大校舍及實習醫院的規模,幾經交涉,決定將赤十字病院原有的本館與病室等建築物,交給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使用,而另外選定鐵道部後方原為台北鐵道工場的土地,無償提供赤十字病院作為遷建之用,總督府再編列預算20萬圓,作為補助赤十字病院新建費用。台北鐵道工場於1935年遷到松山之後,舊工場便空出來,經過官舍遷移及現場清理等工作完成後,於1938年交給總督府官房營繕課興建第2代的赤十字病院。

第2代赤十字病院位於台北市泉町2丁目1番地,基地面積有6,863坪,新醫院為現代化之綜合醫院,工程規模龐大,遂分為3期興建,第1期為本館、診療棟及病棟,第2期為傳染病棟及渡り廊下,第3期為殯堂、看護婦宿舍等。赤十字病院新建工程由總督府官房營繕課負責設計與監造,主體工程由榮興商會承攬施工,自1938年5月16日開工並舉行地鎮祭,歷經3年施工,於1941年6月18日竣工,6月20日舉行落成式,總工程經費為99萬3,643.81圓,其中包括建築工程費52萬25.41圓、建築材料費23萬8,317.09圓、家具設備費1萬9,915.7圓、電氣工程費3萬341圓、電氣材料費5萬2,025.04圓、機械設備費13萬3,019.57圓。


▲ 第2代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病院本館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本館玄關廣間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赤十字病院本館為鋼筋混凝土造地上2樓、地下1樓的建築,建築面積為400.89坪,外觀屬現代式樣,外牆貼灰色二丁掛磁磚,於1938年5月17日動工,1940年6月15日竣工,1樓中央區南側為辦公空間,設有事務室、事務長室、應接室、倉庫、宿值室、小使室、湯沸室等,中央區北側為領藥處,設有待合室、現金室、藥局、藥局員室、精煉室、重湯室、注射藥室、洗瓶消毒室等,藥局待合室旁還設有賣店,1樓東側為小兒科,設有待合室、治療室、診療室、隔離室、試驗室及研究室等,1樓西側為放射科,設有待合室、化粧室、太陽燈室、機械室、操作室、暗室、透視寫真室、寫真攝影室等。

本館2樓中央為亦為辦公空間,設有院長室、醫長室、醫員室、會議室、圖書室、看護婦講習室及準備室等,2樓東側為齒科,設有待合室、暗室、技工室、材料室、治療室、手術室及研究室等,2樓西側為試驗空間,設有病理試驗室、化學試驗室、細菌試驗室、培養基室;至於本館的地下室除了藥品倉庫外,大多留作防空避難空間。


▲ 本館2樓會議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本館2樓病理試驗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診療棟為2層樓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建築面積為404.59坪,外觀為現代式樣,與本館同於1938年5月17日動工,1940年6月15日竣工,1樓西側為外科,設有大手術室、小手術室、麻醉室、器具材料室及檢查室、準備室、浴室、脫衣室、診療室、消毒準備室、恥室、繃帶交換室、看護婦豫診室等,1樓中央區為內科,設有隔離室、研究室、豫診室、診察室、檢查室治療室,中央區靠東側為皮膚科,設有治療室、手術室、膀胱檢查室,1樓東側為婦產科,設有研究室、豫診室、診察室、檢查室、試驗室及治療室等。

診療棟2樓西側為病房空間,最多可收容患者31人,設有病室、看護婦室、配膳室,中央區為耳鼻喉科,設有機能檢查室、聽力檢查室、豫診室、檢查室、診察室、傳染病患者診察室、手術室、準備室、暗室、研究室等,2樓東側為眼科,設有治療室、豫診室、診察兼治療室、診察室、手術室、準備室、暗室、研究室等。至於地下室則設有冷房機械室,其餘空間大多作為防空避難室。


▲ 診療棟南側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診療棟1樓內科診療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診療棟1樓內科處置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診療棟1樓外科大手術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診療棟1樓外科手術準備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診療棟2樓眼科手術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病棟為2層樓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建築面積為635.37坪,是病院中面積為最廣的建築,最多可收容病患160人,與本館同於1938年5月17日動工,1940年6月15日竣工,1樓配置有6床病室6間、3床病室10間、看護婦室、配膳室、產婦人科手術室、消毒準備室、產室、產湯室及手洗場、產婦人科內診室、外科處置室、洗濯室、浴室、洗面室、便所、污物處理室、賣店、食堂、炊事講習室、炊事場、炊事事務室、炊事夫宿直室、野菜冷凍室、魚肉冷凍室、倉庫、機關室等。2樓配置有6床病室5間、3床病室16間、內科看護婦室、小兒科看護婦室、牛乳調理室、配膳室、內科試驗室、醫直室、洗濯室、浴室、便所、污物處理室等,至於地下室除冷房機械室、配管配電盤室外,其餘為避難室。


▲ 一等病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二等病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三等病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傳染病棟亦為2層樓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建築面積為223.7坪,於1940年2月25日動工,同年10月31日完工,1樓為普通傳染病患者病房,配置有看護婦宿直室、醫直室、檢查室、看護婦室、豫備室、更衣室、配膳室、消毒室、1床病室3間、3床病室7間、浴室、洗面室、便所、污物處理室等,2樓專供為結核病患者病房,內部空間配置大致與1樓相同。

殯堂為1層樓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外型採東洋樣式,建築面積58.81坪,於1940年9月25日動工,1941年4月20日完工,內部配置有祭場、祭壇、湯沸室、解剖室、死體冷凍機械室、通夜室及便所。


▲ 殯堂正面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看護婦宿舍共分為甲、乙、丙3棟,其中丙棟並作為洗濯消毒室之用途。看護婦宿舍甲棟為日本式木造平房,建築面積124.9坪,於1940年9月5日動工,1941年3月15日完工,內部配置有婦長室、婦長事務室、看護婦室、修養作法室、洗面所、便所、洗手場等。看護婦宿舍乙棟為2層樓日本式木造建築,面積135.5坪,於1940年12月28日動工,隔年4月20日完工,1樓內部配置婦長室、看護婦室、面會室、休養室、事務室、食堂、配膳室、浴室、洗面所、結髮室等,2樓則為看護婦室、作法室、茶室、集會室等。

至於看護婦宿舍丙棟則是由原來的民家改建而成,是2層樓磚造建築,面積98.19坪,1樓為消毒室、洗濯室、乾燥室、整理室、事務室、藁布團再製室、倉庫等,2樓則為婦長室、婦室、洗面所及便所。


▲ 看護婦生徒寄宿舍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病院配置圖,紅色字是林小昇標註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3輯 第3號附錄,1941年)


▲ 美軍於1945年6月17日拍攝的航空照片,林小昇用紅色畫出赤十字病院的範圍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Google Earth 衛星圖,現在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病院先是改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但於1947年1月第二附屬醫院改歸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管轄,改名為台灣省立台北醫院。而後為配合台北市於1967年7月1日升格為直轄市,台灣省政府將位於台北市內的台灣省立台北醫院,於1968年5月1日移交給台北市政府管轄,並改名為台北市立中興醫院。至於原本的台北市立醫院,為避免名稱混淆,也配合改名為台北市立仁愛醫院。


▲ 中興醫院改建前的照片,本館建築已長高為3層樓且外牆拉過皮
 (圖片來源:洪致文教授提供)

因中興醫院建築物日漸老舊,台北市政府於1983年即開始規劃改建,不料工程卻連續六次流標,拖延數年無法完成招標作業。直到1993年才完成發包,隨即開始拆除舊有醫院建築,改建工程於1993年8月7日開工,興建地上9層、地下2層的新醫療大樓。至1997年10月13日硬體設施大致完成後先行啟用,新醫療大樓2樓為內、外、骨、婦、兒、眼等各科門診,3樓為洗腎室及復健科門診,5樓則是手術室、燒燙傷中心及內、外科加護病房,6樓以上為病房共有600床,全部改建工程於1998年3月31日正式完工,工程總經費約24億元。

又台北市政府於2005年1月1日將所有市立醫院整合為聯合醫院,台北市立中興醫院改制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醫療大樓現況

4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