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

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位於台北市樺山町28番地,是由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所創辦的女子職業學校,校舍是由堀江淳一承攬興建,於1934年9月30日動工,隔年3月7日完成上樑式,由於日本的學制是4月1日開學,新校舍順利於開學日當天落成啟用。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設有3年制的本科和1年制的研究科,報考本科的資格條件是12歲以上,尋常小學校修業滿6年,或公學校畢業的女生;於該校本科畢業後,則可繼續就讀研究科。該校修習的科目有國語、算術、修身公民、裁縫手藝、家事、圖畫、管樂、體操、教育、插花等,學費是每個月3圓,如果家中有父兄在戰爭中因公死亡,可免費就學。


▲ 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正門及本館
 (圖片來源: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誌,1941年)

愛國婦人會是奧村五百子於1901年3月2日發起的婦女團體,成立宗旨為撫卹在戰場上陣亡者遺族,和照顧傷殘士兵。1904年2月分別在台北、台中及台南設置3處支部,參與台灣的社會急難救助和提倡女子教育等事業。嗣後為了統一會務,隔年7月在台北市整合為台灣支部,並於各地方廳設置幹事處理會務。1933年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升格為台灣本部,並於各州、廳設立支部,各市、郡設立分會,除從事軍眷遺族的救濟、救助與慰問工作外,並在各地設立診療所、療養所、幼稚園、農繁臨時托兒所等社會事業設施,也積極推廣女子教育,開辦女子夜間講習會,並設立台北女子職業學校,也就是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的前身。

愛國婦人會最早是在1920年5月10日設立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附屬私立女子職業學校,校址與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事務所同位於台北市文武町6丁目1番地,土地為台北地方法院無償借用;學校於1922年獨立為財團法人,更名為私立台北女子職業學校。至1931年因法院舊建物太小不敷使用,欲收回土地改建新大樓,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和女子職業學校遂搬遷至台北市表町1丁目54番地的新址。又到了1935年,學校另遷出至台北市樺山町38番地的新校舍,校名再改為財團法人私立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但辦學校的開支越來越龐大,漸漸排擠到愛國婦人會原有的會務事業,便開始有將學校交給公家接辦的提議。

受到1937年7月7日後中日戰爭全面擴大影響,愛國婦人會將經費集中於軍需的後援上,1938年3月10日經該會理事會決議,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將於3月31日廢校,該校學生於4月1日新學期開始,全數編入台北市立家政女學校技藝科,即現在台北市立金華國民中學的前身。隔年校產清點完畢,包括校舍講堂571坪,土地9分0厘6毛2糸,全數捐贈予台北市役所,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於1939年2月23日正式登記解散。統計自開校以來,畢業生累計有1,019名,對於打破傳統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腐化觀念,頗具貢獻。


▲ 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校舍平面圖
 (圖片來源: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誌,1941年)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林小昇用紅色畫出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的範圍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


▲ 現在的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今昔的變化

現今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台灣音樂中心,位於台北市杭州北路26號,為黑瓦屋頂老房子,原為台灣省政府糧食局所有。曾有朋友問林小昇其是否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建築,經比對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發現該老房子與原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東北角的教室位置重疊,但該處原本教室為1層樓,且現有建物形式與配置與原教室均不太相同,可能是舊有建物改建,亦可能為拆除後重新建造,尚不得而知。


▲ 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台灣音樂中心東側外觀


▲ 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台灣音樂中心西側外觀


延伸閱讀: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台南婦人會館@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陸軍病院入院者家族宿泊所@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1 則留言:

  1. 這裡是我每次去華山都有的疑惑地方啊!版主原來在兩年多前就解惑了,厲害~~~
    這間學校在大台北鳥瞰圖也有畫出來,格局和版主所po的平面圖一致。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