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憲兵隊本部位在台北市乃木町1丁目2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寶慶路34號,也就是中華路寶慶路口。日本的憲兵隊是參考法國國家憲兵制度,於1881年3月11日公布憲兵條例,同年5月9日成立憲兵隊,憲兵為軍事警察,且兼具行政警察和司法警察的身分。但憲兵隊只隸屬於陸軍,海軍則有自己的憲兵系統,稱為海軍特別警察隊。在台灣,則是於1896年5月25日頒佈台灣憲兵隊條例,成立台灣憲兵隊。
▲ 台灣憲兵隊本部
(圖片來源:台灣寫真帖 第貳卷 第貳集,1915年)
1897年日本的憲兵隊條例修正,將全國憲兵隊統一劃分為10個管區,第1管區到第6管區均在日本本土,第7管區為北海道,台灣則是第8管區到第10管區,分別設於台北、台中和台南,只施行1年的台灣憲兵隊條例也配合廢止了。而後憲兵隊條例於1907年再作修正,憲兵隊管區改以地區為名,全台灣調整為一個台灣憲兵隊管區。一直到了戰爭打得最激烈的1942年,台灣憲兵隊本部擴編為台灣憲兵隊司令部。
台灣憲兵隊本部最早設在台北城內的北門街,1913年在小南門街興建新的廳舍,為1層樓建築,由台灣憲兵隊本部和台北憲兵分隊共用,於11月7日全部落成,隔日正式遷入使用。後來空間漸漸不夠用,1926年廳舍增建為2層樓擴建,增建期間先借用偕行社辦公,12月21日完工後再遷回。到了1940年空間又不夠了,便在東側另外蓋一棟給台北憲兵分隊使用,原本台灣憲兵隊廳舍也一併整修,於1940年12月12日竣工啟用。
戰後原本台灣憲兵隊本部建築改為台北憲兵隊,憲兵隊位在中華路交通樞紐,鄰近西門商圈鬧區,這塊值錢的土地共有1,092坪,用來當作軍事機關太可惜,政府變將其劃分為A、B、C、D共4區,由憲兵司令部於1961年5月公開標售,結果只有C區售出,由遠東集團的亞洲水泥公司買下,1964年再改交給國有財產局標售,位於中華路寶慶路轉角位置最佳的A區由新光人壽保險公司買下,每坪單價約3萬6,380元,D區則由裕豐紗廠股份有限公司得標。
後來這塊基地整合興建地上8層、地下2層的亞洲聯合大樓,由宇洲工程開發公司負責基礎工程施工,建築工程則由陸根記營造廠負責,1970年3月28日開工開始挖掘地基,就在已經挖掘到預定深度地面下10公尺之際,7月8日午夜台北市下起大雷雨,凌晨2點工地突然轟隆一聲整個坍陷,波及鄰近路面房屋,還壓斷了地下自來水管和瓦斯管,幸好無人傷亡,到了隔天早上坍陷的工地已成為一大片湖泊。
事後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委託建築師公會鑑定原因,公會找了5位建築師組成5人小組,勘查現場塌陷的木支撐,發現有十多處燒灼痕跡,捆紮木架的鐵線也被燒斷,鑑定結果設計結構正常無誤,塌陷是由於雷擊震動所致。工務局覺得被雷打到太懸疑,請5人小組來會談,5人小組認為他們的看法已經確定,沒什麼好談了,工務局想再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對此調查報告進行複鑑,該學會卻推說會務繁忙婉拒,最後不了了之。
經過工地坍塌這事一攪和,大樓興建耽擱了下來,對鄰近道路交通影響也長達數月之久,靠寶慶路側的亞泥大樓於1971年底興建完成,5至8樓為辦公室,4樓以下為遠東百貨公司寶慶店,號稱是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百貨公司。遠東百貨寶慶店於1972年1月18日開幕,請來楊麗花、楊小萍、陳莎莉等12位女明星共同剪綵,開幕期間每晚8點都請影視歌星來抽獎,每天送出大同彩色電視機1台。
至於靠中華路側則是新光保險大樓,同樣是地上8層、地下2層,新光各關係企業都集中於樓上辦公,樓下則是專門販售少女服飾的巴而可流行廣場,後來新光集團在台北車站前興建51層高的摩天大樓,新光各關係企業的總部陸續搬遷過去。1997年2月5日深夜新光保險大樓後方防火巷起火,火勢向內、向上竄升,波及1、2樓的巴而可服飾,和3、4樓的吸引力KTV,所幸大樓內人員都順利疏散,火災之後大樓拆除。
新光保險大樓拆除後土地閒置多年,新光人壽在2005年曾經對外標售,卻因一般認為底價過高而乏人問津,2010年再度標售時,由皇家季節酒店以每坪529萬元的高價買下,到了2012年中國信託人壽公司再以每坪1,067萬元的價格,向皇家季節酒店買下該筆土地,短短2年行情就翻漲一倍。原本規劃用來蓋中信人壽新總部,目前則是興建地上14層、地下5層的中信人壽商旅大樓,並於2016年6月與印象台灣飯店集團簽約,由該集團取得20年的旅館經營權。
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盛進商行
株式會社盛進商行本店位在台北市本町2丁目5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重慶南路一段83號。盛進商行從日本大阪引進最新流行的商品,種類繁多,包括各式歐美雜貨、貴金屬、時鐘、化妝品、香水、洋酒、洋菓子、葡萄乾、蜜餞、運動用品、鞋子、西洋家具、玩具、留聲機、西洋音樂唱片、收銀機、度量衡器、肥料等,為台北頗具規模的百貨商行,媲美日本老牌三越百貨店,而曾被譽為「台北三越」。
▲ 盛進商行本店外觀
(圖片來源:台北市大觀,1931年)
盛進商行本店建築於1913年12月10日落成啟用,分為雜貨部、時計部、配送部、批發部、會計部,其中雜貨部在本店1樓,時計部在2樓,會計部在3樓;至於納品部和卸部不在本店內,而是在本町1丁目17番地(現址為重慶南路一段109號)。另外在榮町2丁目37番地還有盛進商行茶舖(現址為博愛路115號,衡陽路博愛路口),銷售烏龍茶、紅茶、蜜餞和豬肉鬆等食品。
盛進商行是由中辻喜次郎和藤川類藏兩人共同創辦,中辻喜次郎和藤川類藏是日本統治台灣後,第一批渡海來台的日本商人,中辻喜次郎是富山縣人,1867年出生,1890年從東京的私立專修學校法律經濟科畢業,藤川類藏是德島縣人,1869年出生,兩人在大阪結識,因年紀相近志趣相投,1895年8月一起搭船來到台灣,起先做販賣清酒的小生意,後來在台北城內共同開設盛進商行,供應官方所需各式用品,也進口各式歐美雜貨,逐漸經營為台北規模數一數二的批發與零售商,1921年9月改制為株式會社。
▲ 右邊的建築是盛進商行本店
(圖片來源:台北市區改築記念,1915年)
中辻喜次郎早年利用盛進商行賺到的錢,大量收購大阪市郊土地,等地價上漲後得到豐厚的獲利,又投資金瓜石礦山,被日本礦業株式會社以天價收購持股,累積大量財富,進而在台灣創設東亞肥料、東光興業、台灣油脂、台灣瓦斯等會社,也投資台灣商工銀行、台北鐵道、台灣苧麻紡織、台灣製鹽、台灣肥料等會社,成為日本時代僅次於赤司初太郎、後宮信太郎,在台灣崛起的第三大財閥。
1926年夏天,台北市役所利用本町3丁目1番地舊台北廳廳舍拆除後的街廓,也就是現在重慶南路、開封街、懷寧街、漢口街圍起來的範圍,取名為「樂天地」,每天晚上舉辦娛樂活動、播放露天電影,並找來攤商營業、設置兒童遊樂設施,成為熱鬧的夜市,每晚吸引2,000人以上的觀光人潮,活絡當地商圈繁榮,中辻喜次郎看到商機,活動結束後投資組成台北共榮建築信用購買利用組合,在樂天地興建商場。
中辻喜次郎個性嚴謹內斂,藤川類藏則是外放豪爽,兩人的差異正可在事業上形成互補。中辻喜次郎沒有兒子,依照日本習俗,以小他11歲的幼弟中辻喜策為養子,盛進商行便由中辻喜次郎、藤川類藏、中辻喜策3人共同經營,分別負責掌理台北、大阪和滿州3地業務,但中辻喜策和藤川類藏相繼於1935年、1936年過世之後,中辻喜次郎因悲慟而意志消沉,甚至放棄了將盛進商行轉型為大型百貨公司的機會,僅專注於商品批發生意,而將百貨零售市場優勢讓給了1932年底開幕的對手菊元百貨。
盛進商行本店建築在戰後被各式各樣的單位進駐使用,包括公路局宿舍、中國文藝協會所屬的文藝創作社、立法院院長張道藩私人創辦的中興文藝圖書館等等,建築物所有權屬於台灣省政府。1968年10月台灣省政府委由土地銀行標售該處房地產,當時樓下出租給中國廣播公司,樓上則有律師、會計師事務所及貿易行號,標售結果由辜振甫成立的中華證券投資公司取得。
中華證券投資公司於1971年7月9日改組為中國信託投資公司,1975年拆除原盛進商行本店的建築,改建為12層的重慶大樓,於1978年1月7日舉行落成典禮,由董事長辜振甫主持剪綵,成為中國信託總公司辦公大樓。直到1981年中國信託投資公司另外在敦化北路122號興建14層的大樓,於1984年7月11日落成後將總公司遷出。中國信託投資公司再於1992年7月2日改制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現在重慶南路上的重慶大樓1樓仍設有中國信託城中分行。
▲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城中分行現況
至於位於衡陽路、博愛路口原本盛進商行茶鋪的建築,在戰後成了中國皮鞋公司門市部,中國皮鞋的老闆陳能才是中國浙江人,工廠設在中和,長期接下物資局的公教人員配售皮鞋生意。1972年拆除改建為功學音樂大樓,功學社前身是萬屋株式會社,販售樂器、文具,戰後遷到台北更名為功學社,總公司最初設在延平北路二段63號(現為功學社延平門市創樂館),而後購地興建8層樓的功學音樂大樓,於1972年10月25日開幕,低樓層為展售鋼琴、電子琴等各式樂器空間,高樓層是音樂教室和辦公室,目前是功學社博愛門市。
(本文刊登於《薰風》Vol.09 流轉的日產專欄)
▲ 盛進商行本店外觀
(圖片來源:台北市大觀,1931年)
盛進商行本店建築於1913年12月10日落成啟用,分為雜貨部、時計部、配送部、批發部、會計部,其中雜貨部在本店1樓,時計部在2樓,會計部在3樓;至於納品部和卸部不在本店內,而是在本町1丁目17番地(現址為重慶南路一段109號)。另外在榮町2丁目37番地還有盛進商行茶舖(現址為博愛路115號,衡陽路博愛路口),銷售烏龍茶、紅茶、蜜餞和豬肉鬆等食品。
盛進商行是由中辻喜次郎和藤川類藏兩人共同創辦,中辻喜次郎和藤川類藏是日本統治台灣後,第一批渡海來台的日本商人,中辻喜次郎是富山縣人,1867年出生,1890年從東京的私立專修學校法律經濟科畢業,藤川類藏是德島縣人,1869年出生,兩人在大阪結識,因年紀相近志趣相投,1895年8月一起搭船來到台灣,起先做販賣清酒的小生意,後來在台北城內共同開設盛進商行,供應官方所需各式用品,也進口各式歐美雜貨,逐漸經營為台北規模數一數二的批發與零售商,1921年9月改制為株式會社。
▲ 右邊的建築是盛進商行本店
(圖片來源:台北市區改築記念,1915年)
中辻喜次郎早年利用盛進商行賺到的錢,大量收購大阪市郊土地,等地價上漲後得到豐厚的獲利,又投資金瓜石礦山,被日本礦業株式會社以天價收購持股,累積大量財富,進而在台灣創設東亞肥料、東光興業、台灣油脂、台灣瓦斯等會社,也投資台灣商工銀行、台北鐵道、台灣苧麻紡織、台灣製鹽、台灣肥料等會社,成為日本時代僅次於赤司初太郎、後宮信太郎,在台灣崛起的第三大財閥。
1926年夏天,台北市役所利用本町3丁目1番地舊台北廳廳舍拆除後的街廓,也就是現在重慶南路、開封街、懷寧街、漢口街圍起來的範圍,取名為「樂天地」,每天晚上舉辦娛樂活動、播放露天電影,並找來攤商營業、設置兒童遊樂設施,成為熱鬧的夜市,每晚吸引2,000人以上的觀光人潮,活絡當地商圈繁榮,中辻喜次郎看到商機,活動結束後投資組成台北共榮建築信用購買利用組合,在樂天地興建商場。
中辻喜次郎個性嚴謹內斂,藤川類藏則是外放豪爽,兩人的差異正可在事業上形成互補。中辻喜次郎沒有兒子,依照日本習俗,以小他11歲的幼弟中辻喜策為養子,盛進商行便由中辻喜次郎、藤川類藏、中辻喜策3人共同經營,分別負責掌理台北、大阪和滿州3地業務,但中辻喜策和藤川類藏相繼於1935年、1936年過世之後,中辻喜次郎因悲慟而意志消沉,甚至放棄了將盛進商行轉型為大型百貨公司的機會,僅專注於商品批發生意,而將百貨零售市場優勢讓給了1932年底開幕的對手菊元百貨。
盛進商行本店建築在戰後被各式各樣的單位進駐使用,包括公路局宿舍、中國文藝協會所屬的文藝創作社、立法院院長張道藩私人創辦的中興文藝圖書館等等,建築物所有權屬於台灣省政府。1968年10月台灣省政府委由土地銀行標售該處房地產,當時樓下出租給中國廣播公司,樓上則有律師、會計師事務所及貿易行號,標售結果由辜振甫成立的中華證券投資公司取得。
中華證券投資公司於1971年7月9日改組為中國信託投資公司,1975年拆除原盛進商行本店的建築,改建為12層的重慶大樓,於1978年1月7日舉行落成典禮,由董事長辜振甫主持剪綵,成為中國信託總公司辦公大樓。直到1981年中國信託投資公司另外在敦化北路122號興建14層的大樓,於1984年7月11日落成後將總公司遷出。中國信託投資公司再於1992年7月2日改制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現在重慶南路上的重慶大樓1樓仍設有中國信託城中分行。
▲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城中分行現況
至於位於衡陽路、博愛路口原本盛進商行茶鋪的建築,在戰後成了中國皮鞋公司門市部,中國皮鞋的老闆陳能才是中國浙江人,工廠設在中和,長期接下物資局的公教人員配售皮鞋生意。1972年拆除改建為功學音樂大樓,功學社前身是萬屋株式會社,販售樂器、文具,戰後遷到台北更名為功學社,總公司最初設在延平北路二段63號(現為功學社延平門市創樂館),而後購地興建8層樓的功學音樂大樓,於1972年10月25日開幕,低樓層為展售鋼琴、電子琴等各式樂器空間,高樓層是音樂教室和辦公室,目前是功學社博愛門市。
(本文刊登於《薰風》Vol.09 流轉的日產專欄)
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薰風》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
「愛國婦人會」成立於1901年3月2日,是由奧村五百子發起的婦女團體,前一年正值中國的義和團滋擾北京使館區,導致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俄羅斯、義大利、奧地利等8國聯手攻打中國,中國稱為八國聯軍戰爭,日本則稱其為北清事變,愛國婦人會最初成立目的即為撫卹在戰場上陣亡者遺族,和照顧傷殘士兵,後來逐漸演變成為半官方的社會福利團體,除從事軍眷遺族的救濟、救助與慰問工作外,並在各地設立診療所、療養所、幼稚園、托兒所等社會事業設施,也積極推廣女子教育,開辦女子夜間講習會,並設立「台北女子職業學校」,也就是「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的前身。
▲ 1931年甫落成時的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建築
(圖片來源: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志,1941年)
1904年2月愛國婦人會分別在台北、台中及台南設置3處支部,參與台灣的社會急難救助和提倡女子教育等事業。爾後為統一台灣的會務,1905年7月整合3處支部,集中在台北設置台灣支部,事務所就設在台灣總督府舊廳舍內,並於全台19個地方廳設置幹事。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以推廣養蠶事業為由,於1912年1月向總督府申請免費使用位於覆審法院長官舍旁的官有地,地址是台北城內文武廟街43番戶,面積約700坪,興建模範養蠶所和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事務所,1913年3月「模範養蠶所」先興建完成開始飼育蠶寶寶,4月開放民眾觀摩,同年6月9日事務所也竣工,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才搬出台灣總督府。
模範養蠶所完成階段性任務而結束之後,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利用舊養蠶室,於1920年5月創立台北女子職業學校,而「台北幼稚園」也在1926年9月1日遷入。到了1928年台灣總督府計畫興建高等法院大廈,向愛國婦人會索回免費租借的官有地,另外提供了台北市表町1丁目54番地,供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使用,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台北市襄陽路9號。遷建工程至1931年1月14日落成,台北幼稚園和台北女子職業學校也陸續進駐。
▲ 1938年6月29日竹田宮恆久王妃昌子內親王參觀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
(圖片來源: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志,1941年)
1933年愛國婦人會再擴大台灣的會務活動,將台灣支部升格為「台灣本部」,並於台灣各州、廳設立支部,各市、郡設立分會。直到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戰線漸漸吃緊,為利軍部統籌動員婦女團體組織,1942年4月愛國婦人會解散,與「國防婦人會」合併為「大日本婦人會」,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改為「大日本婦人會台灣本部」。
▲ 1997年11月25日完工的富邦城中大樓現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臨時作為「日僑管理委員會」會所,台北幼稚園於1946年8月被改為「復興幼稚園」,由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的夫人古月芳擔任董事長,古月芳是日本人,原名為古月好子。1949年由蔣宋美齡主導的「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接收了復興幼稚園,該處除幼稚園外,還住滿了各機關攜家帶眷來借住的。1952年復興幼稚園升格為「私立復興小學」,學生人數是幼稚園時期的數倍,校園漸漸不夠用,婦聯會向國泰蔡家交換了台北市敦化南路土地的蓋新校舍,於1960年新校舍建築完工後,復興小學遷往新址,目前叫做「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可以從幼稚園一路讀到高中。
(本文刊登於《薰風》Vol.05 流轉的日產專欄)
▲ 1931年甫落成時的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建築
(圖片來源: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志,1941年)
1904年2月愛國婦人會分別在台北、台中及台南設置3處支部,參與台灣的社會急難救助和提倡女子教育等事業。爾後為統一台灣的會務,1905年7月整合3處支部,集中在台北設置台灣支部,事務所就設在台灣總督府舊廳舍內,並於全台19個地方廳設置幹事。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以推廣養蠶事業為由,於1912年1月向總督府申請免費使用位於覆審法院長官舍旁的官有地,地址是台北城內文武廟街43番戶,面積約700坪,興建模範養蠶所和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事務所,1913年3月「模範養蠶所」先興建完成開始飼育蠶寶寶,4月開放民眾觀摩,同年6月9日事務所也竣工,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才搬出台灣總督府。
模範養蠶所完成階段性任務而結束之後,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利用舊養蠶室,於1920年5月創立台北女子職業學校,而「台北幼稚園」也在1926年9月1日遷入。到了1928年台灣總督府計畫興建高等法院大廈,向愛國婦人會索回免費租借的官有地,另外提供了台北市表町1丁目54番地,供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使用,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台北市襄陽路9號。遷建工程至1931年1月14日落成,台北幼稚園和台北女子職業學校也陸續進駐。
▲ 1938年6月29日竹田宮恆久王妃昌子內親王參觀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
(圖片來源: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志,1941年)
1933年愛國婦人會再擴大台灣的會務活動,將台灣支部升格為「台灣本部」,並於台灣各州、廳設立支部,各市、郡設立分會。直到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戰線漸漸吃緊,為利軍部統籌動員婦女團體組織,1942年4月愛國婦人會解散,與「國防婦人會」合併為「大日本婦人會」,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改為「大日本婦人會台灣本部」。
▲ 1997年11月25日完工的富邦城中大樓現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臨時作為「日僑管理委員會」會所,台北幼稚園於1946年8月被改為「復興幼稚園」,由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的夫人古月芳擔任董事長,古月芳是日本人,原名為古月好子。1949年由蔣宋美齡主導的「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接收了復興幼稚園,該處除幼稚園外,還住滿了各機關攜家帶眷來借住的。1952年復興幼稚園升格為「私立復興小學」,學生人數是幼稚園時期的數倍,校園漸漸不夠用,婦聯會向國泰蔡家交換了台北市敦化南路土地的蓋新校舍,於1960年新校舍建築完工後,復興小學遷往新址,目前叫做「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可以從幼稚園一路讀到高中。
(本文刊登於《薰風》Vol.05 流轉的日產專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