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測候所位在台北市文武町5丁目3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公園路64號。日本統治台灣初期,對於全然陌生的新環境,不是先蓋官署廳舍,而是在台灣各地興建測候所,進行氣象觀測。第1代的台北測候所為2層樓正十八角形磚造建築,室內面積約107坪,中央為圓形風力塔,高50尺,總工程費30,281圓,於1897年12月19日完工啟用。相較於隔年落成的台南測候所和澎湖測候所都僅有1層樓高,台北測候所負有彙整各地方傳送的氣象調查與天氣預報等任務,因此需要更大的室內空間。
▲ 第1代台北測候所早期為斜屋頂
(圖片來源:台灣統計要覽,1914年)
台北測候所第1任所長近藤久次郎是東京人,生於1858年7月16日,1878年開始公職生涯,進入日本大藏省工作,1885年擔任內務省技手,1890年擔任日本中央氣象台技手,1896年受台灣總督府之邀,來台灣進行全島調查,規劃設立台北、台中、台南、恆春和澎湖等5處測候所,並擔任台北測候所所長,之後又增設台東和花蓮港等2處測候所,一直到1924年12月17日因病退休返回日本,在近藤久次郎台北測候所服務超過28年,為台灣氣象事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 第1代台北測候所後期改為平屋頂
(圖片來源:台北市大觀,1931年)
台灣雖是蕞爾小島,卻同時擁有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氣候,以及熱帶海洋環境,為了能夠更進一步瞭解台灣特殊的高山和海洋氣候,總督府於1931年新成立阿里山高山觀測所和高雄海洋觀測所,讓氣象觀測資料更加豐富多元。台北測候所為台灣氣象的行政中樞,統籌各項氣象事務,1934年2月總督府將台北測候所改稱為台北觀測所,以便與一般地方測候所有所區隔,至於台中、台南、恆春、澎湖、台東和花蓮港等測候所名稱則維持不變。
▲ 第2代台灣總督府氣象台廳舍外觀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4號,1939年)
台北觀測所廳舍逐漸老舊且空間不敷使用,總督府於1937年10月30日動工興建第2代的廳舍,新的廳舍是鋼筋混凝土造的建築,包括風力塔共有5層樓,建坪為181.509坪,由總督官房營繕課設計,建築工程由清水組承包興建,電氣工程由共益社承攬,整體工程於1938年6月30日竣工。新廳舍完工啟用後不久,台北觀測所於同年的8月4日改制為總督府氣象台,新廳舍也就改稱為台灣總督府氣象台廳舍。
▲ 第2代台灣總督府氣象台廳舍屋頂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4號,1939年)
總督府氣象台廳舍外觀屬現代式樣,正面外牆上方有座醒目的時鐘,在室內配置方面,1樓有晴雨計室、時計室、重力計室、地震計室、充電室、無線電室、暗室、燻煙室、庶務室、物品係室、宿直室、小使室、湯沸室,2樓有台長室、應接室、調查室、航空室、觀測室、統計室,3樓有食堂、會議室、製圖室教室、實驗室、圖書室,4樓有機械工作室和天體觀測室,5樓為風信計室。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紅色框框處是總督府氣象台
(圖片來源: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總督府氣象台持續擴增各地方觀測所,從台灣最北的彭佳嶼,到最南新南群島的長島(太平島),都設有氣象觀測所,截至1943年,全台灣已有宜蘭、彭佳嶼、新竹、台中、新高山(玉山)、台南、阿里山、高雄、新南(南沙)、恆春、澎湖、台東、紅頭嶼(蘭嶼)、花蓮港等14個觀測所,也在大屯山、大武、新港(成功)等地以及各主要的飛行場設置出張所。此外,總督府氣象台於1942年開辦測候技術官養成所,報考資格為中學校畢業,修業年限1年,以培養在地氣象人才。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總督府氣象台改制為台灣省氣象局,1948年1月改稱為台灣省氣象所,隸屬於台灣省政府交通處,1965年9月名稱又改回台灣省氣象局,台灣省氣象局於1971年7月再改制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位階由省屬機關躍升成為中央機關。原本台灣總督府氣象台的廳舍使用至1991年底,隔年拆除改建為6層樓高的第3代中央氣象局綜合大樓,於1996年3月完工啟用。
▲ 第3代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綜合大樓外觀
真讚,感謝分享!
回覆刪除又是万恶的国民党拆了那么好看的建筑
回覆刪除你怎麼不去死1死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