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軍司令部位在台北市書院町3丁目2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博愛路172號。在日本統治台灣初期,總督府下轄軍政部與民政部,台灣總督一手掌握全台灣的軍權和治權。1919年8月20日修改台灣總督府官制條例,廢除軍政部,另外制定台灣軍司令部條例,成立台灣軍司令部,軍事權直接隸屬於日本天皇;同時,原本台灣總督府下轄的民政部改制為總督官房,負責綜理庶務,民政長官改稱為總務長官。
▲ 台灣軍司令部外觀
(圖片來源:台北市大觀,1931年)
台灣軍第1任司令官仍然由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兼任,但明石原二郎於1919年10月26日病逝,之後的司令官就不再是台灣總督兼任。剛成立的台灣軍司令部先沿用清國時代的舊官署建築,並在小南門旁的原步兵第二大隊舊址,著手興建新的廳舍,工程經費20餘萬元,1920年3月15日舉行上棟式,同年8月完工,台灣軍司令部是3層樓建築,1樓為倉庫,2樓是經理部,3樓為司令官、參謀長、參謀、副官等事務室。
▲ 1945年美軍拍攝的空照圖
(圖片來源: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本台灣軍司令部建築改為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警備總司令部負責戒嚴時期的保安工作,對於人民入出境、交通、物資、出版品、郵電,無所不管。1949年5月19日由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頒布的戒嚴令,讓台灣陷入長達38年的戒嚴,嚴重剝奪人民各種自由與權利,直到1987年7月15日才解除戒嚴,創下全世界實施戒嚴最久的悲慘紀錄,這項紀錄在2001年被敘利亞超越,台灣退居第二。
▲ Google Earth 衛星圖,可與上圖對照
台灣於1991年5月1日終止動員戡亂時期,隔年廢除警備總司令部改制為海岸巡防司令部,2000年新成立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原本國防部海岸巡防司令部業務移撥給海岸巡防署,再改制為軍管區司令部,2002年配合國防二法實施,軍管區司令部改為後備司令部,2012年配合國防部組織調整,後備司令部縮小編制為後備指揮部,仍然使用原本台灣軍司令部的建築,負責後備軍人動員、管理和留守業務等工作。
▲ 目前為國防部忠愛營區,戒備森嚴難以靠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